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嵲的《讀崔昭緯傳》
全文:
季末慆憂事可嗟,本根已撥尚肥家。
那堪事異荀文若,空費君王十四車。
參考注釋
季末
末世,衰世。 漢 桓寬 《鹽鐵論·憂邊》:“ 周 之季末,天子微弱,諸侯力政。” 唐 劉知幾 《史通·斷限》:“兼復 臧洪 、 陶謙 、 劉虞 、 孫瓚 生於季末,自相吞噬。”《新唐書·柳渾傳》:“五帝無誥誓,三王無盟詛,蓋盟詛之興皆在季末。今盛明之朝,反以季末事行於夷狄。”
本根
(1).草木的根乾。《左傳·隱公六年》:“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 宋 李綱 《論用兵》:“以多勝敵者,必將以殄滅為期,而不再舉,其機在多。譬猶拔大木之本根,非眾其力則不可。” 清 邵曾訓 《蠶婦吟》:“種桑亦愛枝葉多,空抱本根奈爾何。”
(2).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莊子·知北游》:“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萬物畜而不知,此之謂本根。” 成玄英 疏:“亭毒羣生,畜養萬物,而玄功潛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 宋 司馬光 《贈邵興宗》詩:“君子固無愧,立身明本根。” 明 李東陽 《祁陽縣學重修記》:“其弊也,則修節目而棄本根。”
(3).根基,基礎。《晉書·劉頌傳》:“借令愚劣之嗣,蒙先哲之遺緒,得中賢之佐,而樹國本根不深,無乾輔之固,則所謂任臣者化而為重臣矣。”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久食其賜,信乃彌堅,漸而奉為圭臬,視若一切存在之本根。”
(4).指基地。 宋 陸游 《山南行》:“會看金鼓從天下,卻用 關中 作本根。”《宣和遺事》後集:“神京者, 太祖 、 太宗 一統之本根。”
(5).本原,初始。《北齊書·杜弼傳》:“竊惟《道》《德》二經,闡明幽極,旨冥動寂……實眾流之江海,乃羣藝之本根。”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原其本根,皆是國家百姓,進退皆死,誠可閔傷。” 宋 陳亮 《普明寺長生谷記》:“及至後世,於民之中又有為釋老之徒者,壞形惡服,不耕不蠶,以自枯槁于山林,而求識其所謂心性之本根者。”
(6).指最初的。 漢 王充 《論衡·正說》:“説《論語》者,但知以剝解之問,以纖維之難,不知存問本根篇數章目。”
(7).根由,根源。《漢書·張耳陳餘傳》:“具道本根所以,王不知狀。” 宋 范仲淹 《潤州謝上表》:“議治亂之本根,求治亂之故事。” 章炳麟 《四惑論》:“法律本浮棲之物,無可索其本根,類如是矣。”
(8).喻指帝室。《漢書·諸侯王表序》:“內亡骨肉本根之輔,外亡尺土藩翼之衛。”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宗藩·二邵王建白》:“天下將謂主上薄於本根,非親親盛節。”
(9).喻指家鄉,故土。 明 劉基 《題解於伯機杜工部詩後》詩:“我今亦飄泊,不得歸本根。”
肥家
(1).猶治家。語出《禮記·禮運》:“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合,家之肥也。” 漢 王充 《論衡·別通》:“通人積文十篋以上,聖人之言,賢者之語,上自 黃帝 ,下至 秦 漢 ,治國肥家之術,刺世譏俗之言備矣。” 唐 劉禹錫 《令狐氏先廟碑》:“愷悌以肥家,信誼以急人。”《新唐書·柳玭傳》:“肥家以忍順,保交以簡恭。”
(2).謂發家致富。 明 唐順之 《李宜人傳》:“而此兩郡,又夾 江 淮 之衝,漁鹽米穀重裝大賈之輳,多見可欲。以是吏於茲者,潔志好修之士尤少而肥家以去者為多。” 明 史可法 《論從逆法宜從重疏》:“既藉先帝以肥家,又資溫飽而貰罪。”《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陳定 托他掌管家事,他內外攬權,百般欺侵,巴不得姊夫有事就好科派用度,落來肥家。”《農諺選·豬牛馬羊》:“牛大得力,豬大肥家。”
張嵲名句,讀崔昭緯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