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窯碗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均窯碗歌原文

承漿小盂謂之碗,古惟用木因從木。

越器始乃出中唐,椎輪其制猶淳樸。

均窯創宋脩內司,黛質冰紋潤如玉。

方瓶圓碟時或見,完全斯碗看誠獨。

八棱分瓣如菱花,底圓鐵色為之足。

細銅鉗口具深意,饕餮寓戒恣貪慾。

尋常飲食未可用,那許腥葷污清穆。

宜盛明水取方諸,遙酹柴桑以黃1~1菊。

詩詞問答

問:均窯碗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均窯碗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五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五

參考注釋

承漿

穴位名。下唇中央的凹陷處。《釋名·釋形體》:“口下曰承漿。漿,水也。” 晉 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卷三:“承漿,一名天池,在頤前唇之下,足陽明、任脈之會。”

越器

指 越窯 所產的青瓷器。因臣下不得用之,又有秘色磁器之稱。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 盧六 待去,早來藥糜宜勻 越 器中,我與給事公對食。”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耀州 出青瓷器,謂之 越 器,似以其類 餘姚縣 秘色也。然極麄朴不佳。”參見“ 越窰 ”。

中唐

(1).大門至廳堂的路。《詩·陳風·防有鵲巢》:“中唐有甓,卭有旨鷊。” 毛 傳:“中,中庭也;唐,堂塗也。” 朱熹 集傳:“廟中路謂之唐。”

(2).借指廟堂、中堂。 南朝 宋 何承天 《遠期篇》:“中唐儛六佾,三廂羅樂人。” 唐 王起 《馮宿碑》:“其親戚號於中唐而隣里感,其朋友慟於外寢而搢紳弔。”

(3).庭院。《文選·張衡<東京賦>》:“植華平於春圃,豐朱草於中唐。” 李善 註:“ 如淳 《漢書》注曰:‘唐,庭也。’” 漢 王粲 《槐樹賦》:“惟中唐之奇樹,稟自然之天姿。”

(4). 唐 詩分期之一。一般以 代宗 大曆 至 文宗 大和 之間為 中唐 。這時期的著名詩人,先後有 韋應物 、 劉長卿 、 盧綸 、 韓翃 、 錢起 、 司空曙 、 李端 、 韓愈 、 柳宗元 等。參見“ 四唐 ”。

椎輪

(1).原始的無輻車輪。亦以指棧車。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若夫椎輪為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輪之質?” 呂向 註:“椎輪,古棧車。”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夫 漢 儒以訓詁專門, 宋 儒以義理相尚。似 漢 學粗而 宋 學精,然不明訓詁,義理何自而知。概用詆排,視猶土苴,未免既成大輅,追斥椎輪;得濟迷川,遽焚寶筏。” 嚴復 《救亡決論》:“第即使其説誠然,而舉劃木以傲龍驤,指椎輪以訾大輅,亦何足以助人張目,所謂詬彌甚耳。”

(2).比喻事物草創。 唐 白居易 《白苹洲五亭記》:“蓋是境也,實 柳守 濫觴之, 顏公 椎輪之, 楊君 繢素之,三賢始終,能事畢矣。” 清 錢謙益 《<草堂詩箋>元本序》:“今年 長孺 以定本見眎,亟請鋟梓,仍以椎輪歸功於余。”

淳樸

敦厚質樸

言辭淳樸古人風

內司

(1). 北朝 魏孝文帝 所置宮中女官名。《北史·后妃傳序》:“ 孝文 改定內官……後置女職,以典內事:內司視尚書令、僕;作司、大監、女侍中三官視二品。”

(2). 宋 代內侍省所屬內東門司、契約憑由司、軍頭引見司等的統稱。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內司官》:“內侍省:知省、都知……御輦馬、御馬院兼提舉、諸內司、庫藏司所等處。”參閱《宋史·職官志六》。

(3).諸王府的屬官。 清 易本烺 《雲杜故事》:“ 元統 間,革去羣王內司,併入藝文監。”

冰紋

亦作“ 冰文 ”。人字形傘蓋狀的花紋。 唐 李益 《寫情》詩:“冰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唐 常袞 《晚秋集賢院即事》詩:“墨潤冰文繭,香銷蠹字魚。”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賓退雜識一》:“ 端州 石以 水巖 大西洞 為上,冰紋尤為 大西洞 之最。” 清 龔自珍 《水龍吟·題家繡山停琴聽簫圖》詞:“有相思兩字,呼之欲出,秋意裂,冰紋斷。”

時或

有時;偶爾

斷瓦殘垣中間時或露出焦黃的破布碎片。——《第二次考試》

完全

(1) 彌補

完全缺陷

(2) 應有盡有;齊全

他的話沒有說完全

(3) 全部

完全錯了

菱花

(1).菱的花。 南朝 梁 簡文帝 《采菱曲》:“菱花落復含,桑女罷新蠶。” 郁達夫 《車過臨平》詩:“清溪波動菱花亂,黃葉林疏鳥夢輕。”

(2).指菱花形的花紋。 唐 駱賓王 《王昭君》詩:“古鏡菱花暗,愁眉柳葉顰。” 前蜀 韋莊 《搗練篇》:“白袷絲光織魚目,菱花綬帶鴛鴦簇。”

(3).指菱花鏡。亦泛指鏡。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鏡》詩之二:“狂風吹卻妾心斷,玉筯並墮菱花前。” 明 唐寅 《二郎神》曲:“整雲鬟,對菱花,教人怕見愁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奩》:“兩個在那裡交扣丁香,並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畢。”參見“ 菱花鏡 ”。

鐵色

(1).像鐵一樣的顏色。 唐 唐彥謙 《蟹》詩:“縱橫連爪一尺長,秀凝鐵色含湖光。”《宋史·文苑傳五·賀鑄》:“長七尺,面鐵色,眉目聳拔。”

(2).形容嚴峻的神色。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一:“ 太祖 姊面如鐵色,方在廚,引麪杖逐 太祖 擊之。”

鉗口

(1) 以威脅、恐嚇等方式限制他人 *

(2) 沉默無言

上下鉗口,莫有言者。——《後漢書·單超傳》

終日鉗口,鬱鬱寡歡

深意

非常深刻的含意

饕餮

(1) 傳說中的一種貪殘的猛獸,常見於青銅器上,用作紋飾,稱為饕餮紋

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呂氏春秋·先識》

(2) 貪吃者或性情貪婪的人

貪慾

無休止地求取

尋常

普通,一般

不尋常的來客

岐王宅里尋常見。——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尋常巷陌。——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飲食

(1) 飯菜

含熱量低的飲食

(2) 吃喝

未可

不可

清穆

清靜;清和。 漢 蔡邕 《釋誨》:“夫子生清穆之世,稟醇和之靈。”《晉書·齊獻王攸傳》:“當今方隅清穆,武夫釋甲,廣分休假,以就農業。” 宋 蘇軾 《答王敏仲書》之三:“春候清穆。” 明 張居正 《答陳節推書》之七:“受事於今四年,碌碌無以自效,所賴主德日明,宮府清穆,百司蒸蒸奉職。”

盛明

(1).昌盛,昌明。《後漢書·順帝紀》:“天命有常, 北鄉 不永, 漢 德盛明,福祚孔章。” 晉 袁宏 《後漢紀·順帝紀二》:“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幸俱生盛明之世,當垂名千載,不可徒存天壤之間。” 南朝 宋 鮑照 《蜀四賢詠》:“ 皇漢 方盛明,羣龍滿階閣。” 李淑一 《毛主席招宴容園喜賦》:“憶昔星沙識偉姿,重逢正是盛明時。”

(2).指昌明之世。《宋書·王僧達傳》:“早憑慶泰,晚親盛明,而有志於學,無獨見之敏。” 唐 杜甫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詩:“百祥奔盛明,古先莫能儔。”

(3).猶聖明。 南朝 梁 丘遲 《與陳伯之書》:“當今皇帝盛明,天下安樂,白環西獻,楛矢東來。” 宋 蘇洵 《上韓昭文<論山陵書>》:“有司迺欲以末世葬送無益之費,侵削先帝休息長養之民,掇取厚葬之名而遺之,以累其盛明。”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謝當今盛明 唐 聖主,敕賜為夫婦。”

(4).指聖明之君。《文選·謝靈運<還舊園作見顏範二中書>詩》:“盛明盪氛昏,貞休康屯邅。” 李善 註:“盛明、貞休,謂 太祖 也。”

方諸

(1).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淮南子·覽冥訓》:“夫陽燧取火於日,方諸取露於月。” 唐 陸龜蒙 《自遣》詩之十五:“月娥如有相思淚,秪待方諸寄兩行。” 明 李東陽 《又和王世賞韻》:“天臨華蓋春星近,月照方諸夜水清。” 清 龔自珍 《捕蜮第一》:“又用方諸取月中水洗眼,著純墨衣,則人反見蜮,可趨入蜮羣。”

(2).傳說中仙人住所。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協昌期一》:“ 方諸 正四方,故謂之 方諸 ,一面長一千三百里,四面合五千二百里,上高九千丈。”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協昌期一》:“ 方諸 東西面又各有 小方諸 ,去 大方諸 三千里, 小方諸 亦方面各三百里,周迴一千二百里,亦各別有青君宮室,又特多中仙人及靈鳥靈獸輩。” 南朝 梁武帝 《上雲樂·方諸曲》:“ 方諸 上,上雲人。業守仁,摐金集 瑤池 ,步光禮玉晨。霞蓋容長肅,清虛伍列真。”《雲笈七籤》卷七八:“縱賞三清,遨遊五嶽,往來 圓嶠 ,出入 方諸 。” 清 繆艮 《沉秀英傳》:“ 秀英 香消玉損,已返 方諸 。”

柴桑

(1).古縣名。 西漢 置,因縣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東漢 末, 諸葛亮 見 孫權 於此,共圖抗 曹 。 晉 以後歷為 潯陽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廢。 晉 郭璞 《江賦》:“鼓洪濤於 赤岸 ,淪餘波乎 柴桑 。”

(2).借指 晉 陶潛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稱。 清 錢謙益 《吳封君七十序》:“指 婁水 為 潯陽 ,即家園為 廬 阜,飲 柴桑 之酒,一觴獨進;鼓 少文 之琴,眾山皆響。” 陳三立 《次韻黃知縣苦雨》:“陸沉共有神州痛,休問 柴桑 漉酒巾。”

(3).據《宋書·隱逸傳·陶潛》載, 潛 晚年隱居故里 柴桑 ,有腳疾,外出輒命二兒以籃輿舁之。後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趙翼 《哭亡兒耆瑞》詩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題墓,歸到 柴桑 孰舁輿?”

詩詞推薦

均窯碗歌原文_均窯碗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