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印見和用韻答之

作者:釋德洪 朝代:宋代

空印見和用韻答之原文

棋布諸方盡子孫,道緣渾似雪峰存。

全提蓋色騎聲句,直要臨機以眼聞。

圍繞千僧名冠世,指揮萬象語驚群。

獨能收此無家客,分占溈源一塢雲。

詩詞問答

問:空印見和用韻答之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空印見和用韻答之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空印見和用韻答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釋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德洪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詞韻第六部

參考注釋

棋布

繁密如棋子似地分布

星羅棋布

諸方

(1).各地方。《晉書·何劭傳》:“每諸方貢獻,帝輒賜之,而觀其占謝焉。” 南朝 梁元帝 《庾先生承先墓誌》:“諸方未游,佳城已望。”《新唐書·百官志二》:“大朝會,諸方起居,則受其表狀。”

(2).猶諸道。 宋 蘇軾 《虔州景德寺榮師湛然堂》詩:“諸方人人把雷電,不容細看真頭面。”

(3).別的方位;別的地方。《太平廣記》卷二 * 引 五代 王仁裕 《王氏見聞·韓伸》:“又或雲某方位去吉,即往之,諸方縱人牽之不去。”《景德傳燈錄·池州南泉普願禪師》:“僧辭,問云:‘學人到諸方,有人問和尚近日作么生,未審如何祇對。’”

子孫

(1) 兒子和孫子

子孫荷擔者三夫。——《列子·湯問》

(2) 泛指後代

子孫相繼為王。——《戰國策·趙策》

(3) 又

子孫侯者。

人主之子孫。

遠者及其子孫。

道緣

與道家或佛家的因緣。 唐 皇甫曾 《贈沛禪師》詩:“浄教傳 荊 吳 ,道緣止漁獵。” 宋 王十朋 《降聖節詣天慶觀》詩:“ 顏 范 遙同異代心,琳宮香火道緣深。” 明 馮夢龍 《邯鄲夢·呂仙下凡》:“只因道緣深重,所以功行 * 。”

渾似

完全像。 宋 孫光憲 《更漏子》詞之六:“求君心、風韻別。渾似一團煙月。” 宋 范成大 《泊湘江魚口灘》詩:“ 瀟湘 渾似日南落, 嶽麓 已從天外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題畫》:“應有嬌羞人面,映著他桃樹紅妍;重來渾似 阮 劉 仙,借東風引入洞中天。”

雪峰

積雪的山峰。 唐 杜甫 《出郭》詩:“遠煙鹽井上,斜景雪峰西。” 元 袁桷 《上京雜詠》之六:“天錫清涼國,晴霞綻雪峰。” 權寬浮 《牧場雪蓮花》:“我跟他們一道走到外面,望著那燦爛的雪峰和羊群。”

臨機

謂面臨變化的機會和情勢。《三國志·魏志·賈詡傳》“ 賈詡 字 文和 ……有 良 平 之才”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九州春秋》:“今將軍遭難得之運,蹈易解之機,而踐運不撫,臨機不發,將何以享大名乎?” 北齊 劉晝 《新論·知人》:“若於臨機能謀而知其智,犯難涉危乃見其勇,是凡夫之識,非明哲之鑑。” 宋 陳亮 《酌古論·崔浩》:“兩軍對壘,臨機料之,曲折備之,此未足為智也。” 元 耶律楚材 《和公大禪師塔記》:“殊不知大善知識,臨機應物,一抑一揚,一奪一縱,若珠之走盤,千變萬化,詎可以一途而測邪?” 蘇曼殊 《敬告十方佛弟子啟》:“出家菩薩,臨機權化,他戒許開,獨於 * 有禁,當為聲聞示儀范故。”

圍繞

(1).包圍;環繞。《東觀漢記·周嘉傳》:“ 嘉 從太守 何敞 討賊, 敞 為流矢所中,賊圍繞數十重。” 明 袁宏道 《天目道中和陶石簣韻》:“四顧盡兒孫,纍纍爭圍繞。” 魯迅 《<花邊文學>序言》:“因為這類短評,在報上登出來的時候往往圍繞一圈花邊以示重要。”

(2).謂以某一問題或事情作中心。 毛 * 《解決“五多”問題》:“農村中的其他工作都是圍繞著農業生產而為它服務的。”

冠世

謂超人出眾,天下一流。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灼灼 淮陰 ,靈武冠世。” 唐 李白 《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 雲卿 ,文章冠世。”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姐姐是傾城色, 張生 是冠世儒。” 清 龔自珍 《大誓答問》二四:“此 班固 所謂曉古今語者,必冠世大師,如 伏生 、 歐陽生 、 夏侯生 、 孔安國 庶幾當之。”

指揮

(1) 發令調度

指揮圍攻

(2) 指導樂曲或樂隊的演奏

(3) 發令調度的人

樂隊指揮

萬象

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羅萬象

無家

(1).沒有妻室。《詩·召南·行露》:“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 朱熹 集傳:“家,謂以媒聘求為家室之禮也。”《詩人主客圖·清奇雅正主》引 唐 衛準 逸句:“何必剃頭為弟子,無家便是出家人。” 清 張集馨 《道鹹宦海見聞錄·鹹豐六年》:“其無家者,雇土娼入帳,後以妒爭,事聞於 向帥 。”

(2).沒有房舍;沒有家庭。 漢 班彪 《北征賦》:“野蕭條以莽蕩,迥千里而無家。” 唐 羅鄴 《出都門》詩:“自覺無家似潮水,不知歸處去還來。” 宋 蘇轍 《次韻子瞻山村》之一:“與世浮沉真避世,將家飄蕩似無家。”《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他無家無倚,靠著我船上喫飯。”

詩詞推薦

空印見和用韻答之原文_空印見和用韻答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