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蕃的《寄婺州喻良能叔奇》
全文:
我家入婺四十里,有竹參天山崛起。
尋常一過故人飯,長是驅車不停軌。
去年偶為逃暑留,禪房小憇清溪頭。
君當適閩駐行李,遣騎問我安與不。
我聞君來固驚喜,君亦怪我窮不死。
殷勤竟辱懷刺先,我乃踉蹲成倒屣。
相看問我今何如,為言斑鬢甘泥塗。
君時新有阿兄戚,語及往事猶長吁。
君歸匆匆莫可挽,劇談未了風吹斷。
贈君不直一錢詩,何以報之錦繡段。
明朝過君君且行,我思重別難為情。
勞君下馬更握手,再三謂我頻寄聲。
別來僅可熟羊胛,含薰待春蘭已發。
擬將采掇慰離居,路遠何繇置君側。
如君人才誰與儔,直諒豈下西京劉。
校讎秘府自能事,何乃傳經瀕海州。
吾君急賢每旰食,詔書取士到微仄。
君今未免滯周南,諸公貴人曷逃責。
願君覓句勿自哀,清尊無事日日開。
未有白地光明錦,用作人間負販材。
參考注釋
去年
上一年
我從去年辭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
逃暑
亦作“迯暑”。消暑;避暑。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雷》:“處士 周洪 言, 寶曆 中,邑客十餘人,逃暑會飲。” 宋 陳師道 《和寇十一雨後登樓》:“豫為逃暑約,一快 楚 臺風。” 明 李攀龍 《逃暑》詩:“無處堪迯暑,高樓坐夜分。” 明 朱國禎 《涌幢小品·義僕》:“歲丁酉之夏,山人逃暑 金山 。”
禪房
寺院建築的一部分,僧徒尼姑的靜修居住、講經頌佛的房屋,也泛指寺院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小憇
見“ 小憩 ”。
溪頭
猶溪邊。 唐 李端 《送客東歸》詩:“行人相見便東西,日暮溪頭飲馬別。” 宋 辛棄疾 《清平樂·村居》詞:“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 吳偉業 《過諸乾一細林山館》詩:“橋痕穿谷口,亭影壓溪頭。”
谿頭:猶溪中。 清 徐恪 《桃葉曲》:“五月南風來,谿頭長蓮葉。”
趙蕃名句,寄婺州喻良能叔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