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同世弼韻作寄伯氏在濟南兼呈六舅祠部》
全文:
山光掃黛水挼藍,聞說樽前愜笑談。
伯氏清修如舅氏,濟南蕭灑似江南。
屢陪風月乾吟筆,不解笙簧醉舞衫。
只恐使君乘傳去,拾遺今日是前銜。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使君
漢代稱呼太守刺史,漢以後用做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樂府詩集·陌上桑》
乘傳
(1).乘坐驛車。傳,驛站的馬車。《漢書·京房傳》:“臣出之後,恐必為用事所蔽,身死而功不成,故願歲盡乘傳奏事。” 元 秦簡夫 《剪髮待賓》第三折:“ 陶士行 今日成名,乘傳去朝廷保奏,一家兒列鼎重裀。”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裘文達公》:“二十一年,王師征 伊犂 ,公面奏軍務機宜, 純皇帝 大悅,以其才似 舒文襄 ,即賜御衣冠,乘傳至 巴里坤 傳宣聖意。”
(2).指奉命出使。 宋 蘇軾 《冬季撫問陝西轉運使副口宣》:“永言乘傳之勞,未遑退食之佚。”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四:“公自為員司,屢乘傳,隨堂上官,讞 山西 、 直隸 、 湖南 、 廣西 諸省獄。”
(1).古代驛站用四匹下等馬拉的車子。《史記·田儋列傳》:“ 田橫 迺與其客二人乘傳詣 雒陽 。”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四馬下足為乘傳。”《漢書·文帝紀》:“乃令 宋昌 驂乘, 張武 等六人乘六乘傳詣 長安 。”
(2).泛指使車。《清史稿·禮志十》:“若朝貢諸國無子嗣位……禮部奏遣正、副使各一人持節往封,特賜一品麒麟服以重其行。行日,工部給旗仗,兵部給乘傳。”
拾遺
(1) 拾取旁人遺失的東西,據為己有
塗(途)不拾遺。——《史記·孔子世家》
夜不閉戶,道不拾遺
(2) 補充旁人所遺漏的事物
拾遺補闕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前銜
過去的官銜。 唐 楊嗣復 《謝寄新茶》詩:“封題寄與 楊司馬 ,應為前銜是相公。” 宋 黃庭堅 《同世弼韻作寄伯氏在濟南兼呈六舅祠部》:“只恐使君乘傳去,拾遺今日是前銜。”
黃庭堅名句,同世弼韻作寄伯氏在濟南兼呈六舅祠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