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卻迷津

釋延壽山居詩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延壽的《山居詩》

全文:
觸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卻迷津
井籐梗上存余命,石火光中保幻身。
任老豈知頭頂白,忘緣誰覺世閒春。
容顏枯槁元非病,亭沼消疏不是貧。

釋延壽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釋延壽觸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卻迷津書法作品欣賞
觸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卻迷津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觸目

(1) 容易被看到

大平原最為觸目的特點是沒有樹

(2) 目光接觸到

觸目驚心

失路

(1).迷失道路。《韓非子·解老》:“使失路者而肯聽習問知,即不成迷也。” 唐 方乾 《初歸鏡中寄陳端公》詩:“雲島採茶常失路,雪龕中酒不關扉。”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秀姑》:“小人失路,茫茫無所之。”

(2).指放棄正道。《楚辭·九章·惜誦》:“欲橫奔而失路兮,堅志而不忍。”

(3).喻不得志。 漢 揚雄 《解嘲》:“當塗者升青雲,失路者委溝渠。” 唐 錢起 《送鄔三落第還鄉》詩:“十年失路誰知己,千里思親獨遠歸。” 清 鄭燮 《雍正十年杭州韜光庵中寄舍弟墨》:“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貴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

坦然

(1) 坦白,心安

神情坦然

(2) 平直廣闊的樣子

王道

(1) 古時指以仁義統治天下的政策

(2) 利害;嚴厲

迷津

找不到渡口,多指使人迷惘的境界

此即迷津也,深有萬丈,遙亘千里。——《紅樓夢》

釋延壽名句,山居詩名句

詩詞推薦

  • 懷諸葛珏二首

    貫休唐代〕諸葛子作者,詩曾我細看。出山因覓孟,踏雪去尋韓。謬獨哭不錯,常流飲實難。知音知便了,歸去舊江乾。羸馬
  • 登延春閣得句

    乾隆清代〕層甍迥出宮城巔,皇州俯視街巷填。百年都會太平世,富而教之何有焉。持盈保泰在虛受,明目達聰洞開牖。春滿
  • 四明十題其三含珠林

    釋曇穎宋代〕山為驪龍盤,谷作驪龍腮。珠樹存其間,誰采明月來。何須循海隅,笑蚌未成胎。
    觸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卻迷津 詩詞名句
  • 舟過萬壽寺未入

    乾隆清代〕咫尺花宮謝眺登,輕舟便偶不尋僧。風幡初地鎮標偈,松竹假山自作朋。乾惕何能覓常樂,慈悲亦豈異哀矜。退堂
  • 飲城南即事

    黃庭堅宋代〕陰陰花柳一百五,吹空白綿亂紅雨。已看燕子飛入簾,未有黃鶯學人語。鬥雞走狗輕薄兒,衣裾相鮮氣相許。半是
  • 鳳鳴洞

    史昌卿宋代〕何年雷斧鑿山裂,六月蒼崖細飛雪。孤鳳一去聲不聞,海水桑田幾興滅。我知仙去仙尚存,時見真形生岩穴。青天
    觸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卻迷津 詩詞名句
  • 過吳景帝陵

    溫庭筠唐代〕王氣銷來水淼茫,豈能才與命相妨。虛開直瀆三千里,青蓋何曾到洛陽。
    觸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卻迷津 詩詞名句
  • 四燕詩為周行之賦

    吳洪明代〕八座歸來且耄期,五朝遭際記恩私。自從擢桂賓興日,次第簪花釋褐時。玉帛南郊陪鹵簿,鼓鍾東序睹威儀。迂慵
  • 倚樓曲

    王銍宋代〕天邊皎月凝清光,圓缺不如人意長。夜來常娥和月落,清曉鏡裹看新妝。此情同生復同死,君似欄桿要堪倚。樓高
  • 次韻鴛鴦梅

    姜夔宋代〕漠漠江南煙雨,于飛似報初春。折過女郎山下,料應愁殺佳人。
    觸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卻迷津 詩詞名句
觸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卻迷津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