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頎的《送綦毋三謁房給事》
全文:
夫子大名下,家無鍾石儲。
惜哉湖海上,曾校蓬萊書。
外物非本意,此生空澹如。
所思但乘興,遠適唯腳踏車。
高道時坎坷,故交願吹噓。
徒言青瑣闥,不愛承明廬。
百里人戶滿,片言爭訟疏。
手持蓮花經,目送飛鳥餘。
晚景南路別,炎雲中伏初。
此行儻不遂,歸食蘆洲魚。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人戶
(1).民戶。《北史·張彝傳》:“故 孝文 比校天下人戶,最為大州。” 宋 王禹偁 《黃州謝上表》:“今人戶不滿一萬,稅錢止及六千。”《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四年》:“今君擁有四州,人戶百萬。”
(2).人家。指親友家。 沙汀 《減租》:“裝做走人戶樣,先讓母親帶了大娃動身。”
片言
簡短的文字或語言
訟疏
上奏章控告他人。 宋 丁謂 《丁晉公談錄》:“然 馮 ( 馮拯 )一生常追悔,不合訟疏於 寇 。” 清 宋徵輿 《參軍行》:“朝廷頗輕死事功,翻疑訟疏多雷同。”
李頎名句,送綦毋三謁房給事名句
名句推薦
三春休晦節,九穀泛年華
郎餘令《晦日宴高氏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