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叼光三百萬,宗臣外府大荷包

陳獨秀 《金粉淚(56首)》

名句出處

出自近現代陳獨秀的《金粉淚(56首)》

全文:
十三萬萬債台高,破產驚呼路政糟。
太子叼光三百萬,宗臣外府大荷包

名句書法欣賞

陳獨秀太子叼光三百萬,宗臣外府大荷包書法作品欣賞
太子叼光三百萬,宗臣外府大荷包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太子

已確定繼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兒子

太子月恐懼。——《戰國策·燕策》

有以報太子。

荊軻知太子不忍。

請立太子為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百

《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刑昺 疏:“按今《毛詩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內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數。”後以“三百”指代《詩經》。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三百之蔽,義歸無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詩集>序》:“文士得三百之義者,莫如 杜子美 。”參見“ 三百篇 ”。

宗臣

(1).與君主同宗之臣。《國語·魯語下》:“ 公父文伯 之母欲室 文伯 ,饗其宗老…… 師亥 聞之曰:‘善哉!男女之饗,不及宗臣;宗室之謀,不過宗人。’”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文忠答趙履常》:“ 趙公 啟 文忠 曰:‘當思所以謀當路者,毋徒議之而已。’ 文忠 答以‘公為宗臣,固當思所以謀,如某不過朝廷一議事之臣爾。’” 清 李漁 《玉搔頭·弄兵》:“ 屈原 今日投江死,我向潢池盜弄兵,同一宗臣心事別,此求實事彼求名。”

(2).世所敬仰的名臣。《漢書·蕭何曹參傳贊》:“ 淮陰 、 黥布 等已滅,唯 何 參 擅功名,位冠羣臣,聲施後世,為一代之宗臣,慶流苗裔,盛矣哉!” 顏師古 註:“言為後世之所尊仰,故曰宗臣也。”《南史·袁昂傳》:“ 昂 在朝謇諤,世號宗臣。” 宋 蘇軾 《富鄭公神道碑》:“惟 神宗 日月之明,知公愈深。公雖請老,有大政事,必手詔訪問,又追論定策之勛,以告天下,寵及其子孫,然後小人不敢復議,雍容進退,卒為宗臣。” 明 方孝孺 《尚友五贊·韓忠獻公》:“堂堂 魏公 , 宋 之宗臣。”

外府

(1).古官名。掌國內財貨的出納。《周禮·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

(2).外庫。與王室的倉庫稱內府相對。《穀梁傳·僖公二年》:“如受我幣,而借吾道,則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廄而置之外廄也。” 漢 劉向 《說苑·奉使》:“君賜之外府之裘,則能勝之。”《宋書·武帝紀下》:“財帛皆在外府,內無私藏。” 宋 王安石 《和吳御史汴渠》詩:“貨入空外府,租輸陳太倉。東南一百年,寡老無殘粻。”

(3).外廷所設府署機關。《後漢書·孫程傳》:“ 顯 ( 閻顯 )弟衛尉 景 遽從省中還外府,收兵至 盛德門 。” 唐 韓愈 《唐故相權公墓碑》:“前後考第進士及庭所策試士,踵相躡為宰相達官,與公相先後,其餘布處臺閣外府,凡百餘人。”

(4).京都以外的州郡。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興廉舉孝,歲時於外府。署行議年,日夕於中甸。”《南史·王勱傳》:“ 王生 才地,豈可游外府乎?” 唐 劉禹錫 《代請朝覲》:“復加朝章,作藩外府,遠違輦下,十有四年。”

(5).外地。《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兩個人走到坊口,只見對面來了一把黃傘,兩對紅黑帽,一柄遮陽,一頂大轎。知道是外府官過,父子兩個站在房簷下看,讓那傘和紅黑帽過去了。”

荷包

(1) 錢袋

張公接過銀子,看一看,將來放在荷包里。——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

(2) 衣服上的兜兒

陳獨秀名句,金粉淚(56首)名句

詩詞推薦

太子叼光三百萬,宗臣外府大荷包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