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三·二王后(明祖宗之意也)》
全文:
三恪二王古有雲,受禪征伐說徒紛。
魏晉以降更以假,不脩實德脩空文。
元之瀛國明崇禮,雖加封爵未聞延及奕世享隆恩。
天命天聰肇東土,順治奄有中外建極尊。
然實取之流寇,並非取之勝國者,豈於明之後裔有所慚德而當待以賓。
康熙有成命,雍正奉以遵。
遂求朱氏之裔,賜以通侯俾世守其祀而弗湮。
則我祖宗興滅繼絕之意超往代,詎如李唐周旋周武隋文之子孫。
參考注釋
天命
(1) 指上天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之下的人們的命運
樂夫天命復奚疑。——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雖曰天命。——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2) 自然的規律、法則
(3) 人的自然壽命;天年
天聰
(1).上天賦予人的聽力。《韓非子·解老》:“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視,寄於天聰以聽,託於天智以思慮。” 南朝 梁簡文帝 《六根懺文》:“願捨此穢耳,得彼天聰。”
(2).對天子聽聞的美稱。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冀陛下儻發天聰,而垂神聽也。” 唐 白居易 《賀雨》詩:“稽首再三拜,一言獻天聰。”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十:“名動天聰,被旨祝髮。”
東土
(1).古代指 陝 以東某一地區或封國。《書·康誥》:“乃寡兄勗,肆汝小子封,在茲東土。”《國語·鄭語》:“ 桓公 為司徒,甚得 周 眾與東土之人。” 韋昭 註:“東土, 陝 以東也。” 宋 劉克莊 《代毛穎謝表》:“伏念臣 中山 舊族,東土寒生。” 清 姚鼐 《乾隆戊子科山東鄉試策問》之一:“矧東土為聖人父母之邦,名儒繼踵,多士仰慕,師法尤易興起者乎!”
(2). 東晉 、 南朝 時也特指 蘇南 、 浙江 一帶。《晉書·庾翼傳》:“時東土多賦役,百姓乃從海道入 廣州 ,刺史 鄧岳 大開鼓鑄,諸夷因此知造兵器。”《宋書·自序》:“初, 錢唐 人 杜子恭 通靈有道術,東土豪家及京邑貴望並事之為弟子,執在三之敬。”
(3).古代稱 中國 。對西方而言。《穆天子傳》卷十五:“ 西王母 為天子謡……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西遊記》第八回:“ 菩薩 不敢久停,曰:‘今領 如來 法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 清 馬建忠 《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課書》:“而 巴黎 新聞紙傳揚殆遍,謂 日本 、 波斯 、 土耳基 人負笈 巴黎 者,固有考取格治秀才及律例舉人,而東土之人,獨未有考取文詞秀才者,有之則自 忠 始也。” 茅盾 《雨天雜寫之二》:“佛法始來東土,排場實在相當熱鬧。”
順治
順從而大治。指社會秩序井然而安定。《禮記·聘義》:“用之於戰勝則無敵,用之於禮義則順治。外無敵,內順治,此之謂盛德。” 漢 賈誼 《新書·數寧》:“大數既得,則天下順治。” 明 張居正 《賀元旦表五》:“外威嚴,內順治,神武丕揚。”
奄有
全部占有。多用於疆土。《詩·商頌·玄鳥》:“方命厥後,奄有九有。”《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髮跡》:“天下英雄皆有割據一方之意。若吞併 董昌 ,奄有 杭 越 ,此霸王之業也。” 郭沫若 《歷史人物·屈原研究》:“ 楚國 則地大物博,奄有 長江 流域、 淮水 流域的一大片膏腴土地。”
中外
裡面和外面
中外不得相救
中外交薦。——《明史》
極尊
至尊的人。指父母。《書·君陳》“惟孝,友於兄弟” 唐 孔穎達 疏:“父母尊之極,兄弟親之甚;緣其施孝於極尊,乃能施友於甚親。言善事父母者必友於兄弟。”
乾隆名句,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三·二王后(明祖宗之意也)名句
名句推薦
人心有取捨,愛憎隨相欺
陳獨秀《感懷二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