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曾豐的《廣東黃漕改除廣西帥過郡送行》
全文:
眼醒管蓬島飽瀛管洲,他水管他山何足管游。
郎宿自闌朝北極,使車誰枉指南州。
浩浩湯湯廣諸海,無人能與相融會。
天遣公開東計台,融會諸海新詩內。
奇奇怪怪桂諸峰,無人能與相會融。
天遣公開西帥府,會融諸峰古文中。
進衣匆遽吾民事,退食從容吾道許。
詩文平淡潮柳州,公則視之為末藝。
包籠天地孟軻篇,收管山川馬遷記。
仰觀俯察易象真,更勘畫前精入神。
未為三公效燮理,先與萬物歸彌綸。
事非虞國而來事,人是羲皇以上人。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包籠
(1).包含,容納。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上林賦》:“此言環四海皆天子園囿,使 齊 楚 所夸,俱在包籠中。”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三折:“或是曲兒中唱幾個花名,詩句里包籠著尾聲。” 清 魏禧 《邱維屏傳》:“生平最得意所自作時文,謂包籠三百年先輩大家之長。” 葉聖陶 《倪煥之》二五:“不到十分鐘,那聲音就變得非常宏大,仿佛包籠著宇宙,吞吐著大氣。”
(2).包藏;隱藏。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不須姐姐高聲叫,懷兒里兀自有簡帖,寫著‘啟戶迎風,西廂待月’,明道暗包籠,是您姐姐。” 元 無名氏 《度柳翠》第三折:“避雨遮雲更護風,瞞人全借你包籠。今日個脫身伴月還歸去,似影相隨總是空。” 明 陳秋碧 《香遍滿·題情》套曲:“那時節兩意相投,琴心宛轉頻挑鬭,詩謎包籠幾和酬。”
(3).猶包涵;寬容。 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之二十:“耳聞時做聾,眼見處推盲,且達時知務暗包籠,權粧箇懵懂。” 明 陳秋碧 《山坡羊·怨別》套曲:“一任他浮跡浪蹤,終須是個相逢,既然他能全始終,做來的儘自包籠。”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孟軻
(約前372——前 289) 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最有影響的大師,封建時代被尊為“亞聖”,又與孔子並稱“孔孟”。曾遊歷齊、宋、滕、魏等國。孟子則宣揚“仁義”,主張實行“仁政”、“王道”,與弟子著書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張“省刑罰,薄賦斂”,使民有“恆產”,能安居樂業,並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勸告統治者要“與民同樂”,反對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傑出散文著作
收管
(1).收存保管。 唐 劉禹錫 《代謝濠泗兩州割屬淮南表》:“其 濠 泗 兩州令臣依前收管。” 宋 蘇軾 《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今來起請應占牽路人戶所出賃錢,並送通判廳收管。”《紅樓夢》第五六回:“每月每處買辦買了,令女人們交送我們收管。”
(2).收押看管。 唐 范攄 《雲溪友議》卷十一:“強説天堂難到,又言地獄常開。並付 江 神收管,波中便是泉臺。” 明 劉若愚 《酌中志·纍臣自敘略節》:“二疏所奉之旨,皆雲 劉若愚 已降發處分了,十六日南行, 崇禎 元年正月初十日,交 孝陵 西園 收管。”
(3).舊時押解犯人交驗後給予的證明文書。《水滸傳》第二八回:“公人帶 武松 到單人房裡,公人自去下文書,討了收管。”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問擬》:“問徒發遣者,取收管。”《儒林外史》第三六回:“ 應天府 送下一個監生來,犯了賭*博,來討收管。”
山川
山嶽、江河
祖國壯麗的山川
曾豐名句,廣東黃漕改除廣西帥過郡送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