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可湘的《頌古十四首外道問佛》
全文:
鞭影非惟示阿難,敲空作響孰知還。
當時未必皆良馬,應妒清風起亦幡。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鞭影
(1).馬鞭的影子。《景德傳燈錄·天台豐乾禪師》:“外道禮拜云:‘善哉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外道去已。 阿難 問佛云:‘外道以何所證而言得入。’佛云:‘如世間良馬,見鞭影而行。’” 宋 陸游 《村居》詩:“生憎快馬隨鞭影,寧作痴人記劍痕。” 金 元好問 《懷益之兄》詩:“鞭影驚疲馬,鐘聲急暮禽。”
(2).借指鞭策自己的事物。 宋 楊億 《<景德傳燈錄>序》:“機緣交激,若拄於箭鋒;智藏發光,旁資於鞭影。” 宋 蘇軾 《靜常齋記》:“既以是為吾號,又以是為吾室,則有名之累,吾何所逃。然亦趨寂之指南,而求道之鞭影乎。” 清 龔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之漫不詮次得》詩之五:“傳聞智勇人,傷心自鞭影。”
非惟
不但,不僅
然操遂能克 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三國志·諸葛亮傳》
阿難
見“ 阿難陀 ”。
作響
發出聲響。 許地山 《綴網勞蛛》:“只是不時來些微風,把滿園底花影移動得不歇地作響。” 杜鵬程 《鐵路工地上的深夜》:“眉毛抖動了幾下,全身骨節都在作響。”
孰知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禮論》:“孰知夫禮義文理之所以養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別》詩:“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唐 韓愈 《復志賦》:“窺前靈之逸跡兮,超孤舉而幽尋,既識路又疾驅兮,孰知餘力之不任。”
釋可湘名句,頌古十四首外道問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