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聊出應時須,亦復接武丹陛趨

吳芾喜晴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芾的《喜晴》

全文:
我家世業本農夫,力作耕田供百需。
食無魚兮出無車,但守桑梓依枌榆。
中更兵火田園蕪,骨肉奔迸幾為奴。
飢腸雷轉寒侵膚,中夜窮鬼常揶揄。
自笑為生亦良劬,此身何由出泥塗。
始棄耒耜親詩書,一以經訓為菑畲。
弟兄相繼躡雲衢,吾鄉往往推諸吳。
我雖有志徒區區,顧慚小技非大巫。
向來聊出應時須,亦復接武丹陛趨
退視才慳思且枯,敢意濫吹東郭竽。
自從得請歸田廬,萬事閉眼不問渠。
豈謂割分姑孰符,一時乏使偶見除。
此邦自昔稱膏腴,千里舊富稻與魚。
十年九潦田無租,今歲{左禾右罷}稏方滿圩。
邦人舉首爭歡呼,謂此豐登亘古無。
驟然一雨驚里閭,直疑平地浮江湖。
靈祠致禱才登輿,已見皎日升東隅。
一方今既奠厥居,太守寧不欲自娛,便可投紱歌歸歟。

吳芾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吳芾向來聊出應時須,亦復接武丹陛趨書法作品欣賞
向來聊出應時須,亦復接武丹陛趨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向來

(1) 一貫如此

(2) 先前

向來之煙霞。——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向來不過籠絡耳。——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應時

(1) 合於時令的

應時小菜

(2) 立時;立刻;馬上

車子一歪,應時他就摔了下來

亦復

(1).也。表示同樣。《後漢書·霍諝傳》:“至於趨利避害,畏死樂生,亦復均也。”《世說新語·言語》“ 德操 曰”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如君所言,亦復佳。”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結構》:“半途而廢者居多,差釐毫而謬千里者,亦復不少也。” 茅盾 《子夜》七:“弱者終不免被吞併,企業界中亦復如此。”

(2).又。《世說新語·德行》“我何顏謝 桓公 ”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一門之內,有忠與孝,亦復何恨!”

接武

(1).步履相接。謂小步前進。《禮記·曲禮上》:“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鄭玄 註:“武,跡也。亦相接,謂每移足半躡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楹鼓逢逢將曙天,諸生接武 杏壇 前。”

(2).步履相接。指舞步相接。《楚辭·大招》:“二八接武,投詩賦只。” 朱熹 集註:“接,連也。武,跡也。”

(3).步履相接。形容人多擁擠。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教》:“是以遐覽淵博者,曠代而時有;面墻之徒,比肩而接武也。”《魏書·李諧傳》:“異人相趨於絳闕,鴻生接武於儒館。” 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當今朝號得人,國稱多士。 蓬山 之下,良直差肩;芸閣之中,英奇接武。”《金史·崔立傳》:“當時冒進之徒,爭援 劉 齊 故事以冀非分者,比肩接武。”

(4).步履相接。形容親近;接近。 唐 權德輿 《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並同鍾陵使府之舊因以寄贈》詩:“外庭時接武,廣陌更連鑣。” 宋 司馬光 《與呂晦叔簡》:“自 晦叔 入都,及得共事,每與僚寀行坐不相離,未嘗得伸悃愊,雖日夕接武,猶隔闊千里也。”

(5).步履相接。前後相接;繼承。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古來辭人,異代接武,莫不參伍以相變,因革以為功。”《新唐書·上官儀傳》:“御史供奉赤墀下,接武夔龍,簉羽鵷鷺,豈 雍州 判佐比乎?” 馬宗霍 《書林藻鑒》:“ 唐 代書家之盛,不減於 晉 ,因由接武六朝,家傳世習,自易為工。”

丹陛

(1).宮殿的台階。《隋書·薛道衡傳》:“趨事紫宸,驅馳丹陛。” 宋 陸游 《三山杜門作歌》之二:“小臣疏賤亦何取,即日趨召登丹陛。” 明 《端午食賜粽有感》詩:“天恩敕賜下丹陛,瓊筵侑以黃金觴。” 清 顧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門小坐柵洪橋下》詩:“曾折帝廷檻,幾死丹陛旁。”

(2).借稱朝廷或皇帝。《舊五代史·符存審傳》:“射鉤斬袪之人,孰不奉觴丹陛,獨予壅隔,豈非命哉!” 清 李漁 《意中緣·名逋》:“這不過是暫負蒼生之望,稍回丹陛之心。”

吳芾名句,喜晴名句

詩詞推薦

向來聊出應時須,亦復接武丹陛趨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