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貫休的《壽春節進大蜀皇帝五首》
全文:
上玄大帝降坤維,箕尾為臣副聖期。
豈比赤光盈室日,全同白象下天時。
文經武緯包三古,日角龍顏遏四夷。
今日降神天上會,願將天福比須彌。
異香滴露降紛紛,紫電環樞照禁門。
先冠百王臨億兆,後稱十號震乾坤。
羲軒之道方為道,草木沾恩始是恩。
今以謏才歌睿德,猶如飲海妙難論。
茂祉遐宣勝事並,薰風微入舜弦清。
四洲不必歸王化,一統那能計聖情。
合合鼓鍾膏雨滴,峨峨宮闕瑞煙橫。
西逾昆岳東連海,誰不梯山賀聖明。
遠人玉帛盡來歸,及物天慈物物肥。
春力遍時皆甲拆,王言聞者盡光輝。
家家錦繡香醪熟,處處笙歌乳燕飛。
為報蜀皇勤禱祝,聖明天子古今稀。
積劫修來似鍊金,為皇為帝萬靈欽。
能當濁世為清世,始見君心是佛心。
九野黎民耕浩浩,百蠻朝騎日駸駸。
今朝獻壽將何比,願似莊椿一萬尋。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百王
歷代帝王。《荀子·不苟》:“百王之道,後王是也。”《漢書·董仲舒傳》:“蓋聞五帝三王之道,改製作樂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 南朝 梁 沉約 《光宅寺剎下銘》:“濡足萬古,援手百王。” 唐 廣宣 《禁中法會應制》詩:“道場三教會,心地百王期。” 明 何景明 《郊觀》詩:“神祇二後配,禮樂百王殊。”
億兆
(1).極言其數之多。《書·泰誓中》:“ 受 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左傳·昭公二十年》:“雖有善祝,豈能勝億兆人之詛。” 杜預 註:“萬萬曰億,萬億曰兆。” 晉 葛洪 《抱朴子·尚博》:“而不識合錙銖可以重於山陵,聚百十可以致數於億兆。” 唐 溫庭筠 《曉仙謠》:“霧蓋狂塵億兆家,世人猶作牽情夢。” 章炳麟 《五無論》:“今者法令滋章,其所庇仍在強者,貧民以為盜受誅,寧止億兆。”
(2).指庶民百姓。猶言眾庶萬民。 漢 蔡邕 《太尉汝南李公碑》:“憲天心以教育,沐垢濁以揚清,為國有賞,蓋有億兆之心。” 唐 元稹 《訓別致用》詩:“達則濟億兆,窮亦濟毫氂。” 宋 司馬光 《陳治要上殿札子》:“蓋以王者奄有四海,君臨億兆,若事無巨細,皆以身親之,則所得至寡,所失至多矣。” 嚴復 《辟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此古今之通義也。而 韓子 不爾雲者,知有一人,而不知有億兆也。”
十號
(1).十種號令。《管子·兵法》:“定一至,行二要,縱三權,施四教,發五機,設六行,論七數,守八應,審九器,章十號,故能全勝大勝。”
(2).佛的十種名號。即: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南朝 梁 沉約 《謝齊竟陵王示華嚴瓔珞啟》:“受三遠十號之尊崇,建四辨八聲之妙極。”《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位超十地,果滿三祗,十號將圓,一生成道。”參閱《大智度論》卷四。
乾坤
(1) 天地
扭轉乾坤
(2) 男女
貫休名句,壽春節進大蜀皇帝五首名句
名句推薦
我若無情似你時,瞞不得、橋頭柳
福建士子《福建士子》
詩詞推薦
![先冠百王臨億兆,後稱十號震乾坤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