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姜特立的《次洪監簿惠詩韻五首》
全文:
新詩三復用功深,始信今人有古心。
斗葉儷花兒輩事,唱高廟瑟有遺音。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斗葉
亦作“鬭葉”。一種博戲。紙牌戲之一種。《金*瓶*梅詞話》第八六回:“ 王婆 不在,就和 王潮兒 鬥葉兒、下棋。” 清 張學林 《五日憶龍舟競渡歌》:“士人讀書昧 漢 唐 ,駢頭鬭葉一室藏。” 明 陸容 《菽園雜記》卷十四:“鬭葉子之戲,吾 崑城 上自士夫,下至僮豎皆能之……近得閲其形製,一錢至九錢各一葉,一百至九百各一葉,自萬貫以上,皆圖人形;萬萬貫 呼保義 宋江 ,千萬貫 行者 武松 ,百萬貫 阮小五 ,九十萬貫 活閻羅 阮小七 ,八十萬貫 混江龍 李進 ,七十萬貫 病尉遲 孫立 ,六十萬貫 鐵鞭 呼延綽 ,五十萬貫 花*和*尚 魯智深 ,四十萬貫 賽關索 王雄 ,三十萬貫 青面獸 楊志 ,二十萬貫 一丈青 張橫 ,九萬貫 插翅虎 雷橫 ,八萬貫 急先鋒 索超 ,七萬貫 霹靂火 秦明 ,六萬貫 混江龍 李海 ,五萬貫 黑旋風 李逵 ,四萬貫 小旋風 柴進 ,三萬貫 大刀 關勝 ,二萬貫 小李廣 花榮 ,一萬貫 浪子 燕青 。”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段公子》:“是夜三更,夫人與諸婢亦皆夢魔,大愳,而無如之何,唯與諸婢媼輪環鬭葉子。”
兒輩
孩子們;後輩
高廟
(1).死後廟號為“高”的君主。具體所指隨文而定。(1)指 漢高祖 劉邦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文帝 從 霸陵 上,欲西馳下峻阪。 袁盎 騎,並車擥轡。上曰:‘將軍怯邪?’ 盎 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聖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騁六騑,馳下峻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縱自輕,柰 高廟 、太后何?’”(2)指 清高宗 愛新覺羅·弘曆 (年號 乾隆 )。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六:“ 杭州 徐文穆 公,本為國朝賢相, 乾隆 九年,引疾去位。 高廟 賜詩,以寵其行雲。” 康有為 《將至桂林望諸石峰》詩:“ 倪迂 獅林 少奧詭, 高廟 嘆慕力追摹。” 陳邇冬 等註:“ 高廟 指 清高宗 ( 乾隆帝 ,名 弘曆 。)”
(2).宗廟。《後漢書·光武帝紀上》:“﹝ 光武 建武 二年正月﹞壬子,起高廟,建社稷於 洛陽 ,立郊兆於城南。” 李賢 註:“ 光武 都 洛陽 ,乃合 高祖 以下至 平帝 為一廟,藏十一帝主於其中。”
遺音
(1).謂留下聲音。 宋 蘇軾 《雷州》詩之三:“終日數椽間,但聞鳥遺音。” 宋 陳師道 《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並涉穎》之二:“路暗鳥遺音,江清魚弄姿。”
(2).指留下的聲音。 宋 秦觀 《韓樞密夫人輓詞》之一:“舊像瞻揄闕,遺音想佩環。” 清 塗大酉 《雜詩》:“飛鴻遲遲來,掉入青煙路。遺音落風中,適與歌聲過。”
(3).不絕之餘音。形容音樂或詩歌極其美好。《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三十:“簫管有遺音, 梁王 安在哉。” 宋 蘇軾 《送俞節推》詩:“ 吳興 有君子,淡如朱絲琴。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遺音。” 明 唐龍 《<大復集>序》:“凡得若干首,洋洋纚纚,一唱一嘆而有遺音焉。”
(4).前代留傳下來的音樂。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情舒放而遠覽,接 軒轅 之遺音。” 戴明揚 注引 梁章鉅 曰:“ 黃帝 使 伶倫 截竹,樂律起於 黃帝 ,故云‘接 軒轅 之遺音’。” 唐 陳季 《湘靈鼓瑟》詩:“遺音如可賞,試奏為君聽。” 郭沫若 《今昔集·釣*魚*台訪古》:“ 翰笙 ( 陽翰笙 )言: 花苗 人甚憂抑,其音樂亦甚淒涼……我聽了這話,聯想到《楚辭》,《楚辭》的悲抑或不無 苗 民的遺音吧?”
(5).哀聲。《易·小過》“飛鳥遺之音” 唐 孔穎達 疏:“遺,失也。鳥之失聲,必是窮迫未得安處。《論語》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故知遺音即哀聲也。” 唐 李商隱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遺音和 蜀 魄,易簀對 巴 猿。”
(6).死者生前所說的話。《文選·潘岳<悼亡詩>之二》:“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 李善 註:“《左氏傳》: 晉 穆嬴 曰:今君雖終,言猶在耳。”《文選·盧諶<贈劉琨一首並書>詩》:“疇曩伊何,逝者彌踈,溫溫恭人,慎終如初。覽彼遺音,恤此窮孤。” 李善 註:“遺音,謂 諶 父之言也。” 明 李東陽 《明故資政大夫諡文僖董公墓志銘》:“比有哭子之戚,公屢致弔慰,訃至之後,蓋猶有遺音焉。”
(7).留下音信。 唐 劉禹錫 《傷往賦》:“ 龍門 風霜苦,別鶴哀鳴夜銜羽; 吳江 波浪深,雌劍一去無遺音。”
姜特立名句,次洪監簿惠詩韻五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