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紹曇的《偈頌一百零四首》
全文:
天高地厚,水闊山遙。
古今常理,何用忉忉。
衲僧家,腳跟下一段光明,十日並照,明察秋毫。
不揀侯門射策,何須華頂降魔。
孤迥迥,冷蕭蕭,無羰翻黑月,魑魅哭連宵。
參考注釋
孤迥
(1).孤立,遠離其他事物。《太平御覽》卷九一○引 南朝 齊 祖沖之 《述異記》:“ 考之 便登木逐猴,騰赴如飛。樹既孤迥,下又有人,猴知不脫,因以左手抱樹枝,右手撫腹, 考之 禽得。”《隋書·郭榮傳》:“時 汾州 與 姚襄鎮 相去懸遠, 榮 以二城孤迥,勢不相救。”
(2).指孤單。《魏書·源子恭傳》:“又其履歷清華,名位高達,計其家累,應在不輕。今者歸化,何其孤迥?”
(3).寂寞;寂寥。 唐 杜牧 《南陵道中》詩:“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清 龔自珍 《夢芙蓉·本意》詞:“又微芒不定,月墜金波孤迥。”
蕭蕭
(1) 形容馬嘶鳴聲
馬鳴蕭蕭
蕭蕭班馬鳴。——唐· 李白《送友人》
車轔轔,馬蕭蕭。——唐· 杜甫《兵車行》
(2) 風聲
風蕭蕭兮易水寒。——《戰國策·燕策》
風蕭蕭
(3) 冷落淒清的樣子
(4) 花白稀疏的樣子
祖父看見了鏡里的白髮蕭蕭
黑月
即黑分。《底哩三昧耶不動尊威怒王使者念誦法》:“又法黑月八日夜,於寒林中取 母耶摩奴沙 坐其上,念誦滿一萬徧,彼 摩奴沙 即動耳。”《雲笈七籤》卷六三:“經曰:十五日前為白月,陽符火木用事;後十五日為黑月,陰符金水用事。” 宋 蘇軾 《留別蹇道士拱辰》詩:“黑月在濁水,何曾不清明。”參見“ 黑分 ”。
魑魅
(1).古謂能害人的山澤之神怪。亦泛指鬼怪。《漢書·王莽傳中》:“敢有非井田聖制,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御魑魅。” 顏師古 註:“魑,山神也。魅,老物精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捎魑魅,斮獝狂。” 薛綜 註:“魑魅,山澤之神。” 唐 盧綸 《割飛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燁燁,魑魅須藏怪須懾。” 清 唐孫華 《時世公子行》:“生獰面目驕橫色,如睹魑魅逢山臊。”
(2).常喻指壞人或邪*惡勢力。 明 徐復祚 《投梭記·獲醜》:“暗想朝廷上白日昏,妖氛魑魅公然奮。” 廬隱 《或人的悲哀》:“他們不用鏡子,照他們魑魅的怪狀。”
(3).指荒涼、邊遠的地區。語本《左傳·文公十八年》:“投諸四裔,以御螭魅。” 宋 蘇軾 《到常州謝表》之一:“已分沒身,寄殘骸於魑魅;敢期擇地,收暮景於桑榆。”參見“ 螭魅 ”。
連宵
〈方〉∶連夜
家家戶戶連宵打場
釋紹曇名句,偈頌一百零四首名句
名句推薦
雲溪夜逢喑虎伏,斗壇畫出銅龍獰
蘇軾《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
詩詞推薦
![孤迥迥,冷蕭蕭,無羰翻黑月,魑魅哭連宵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