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邵雍的《答友人》
全文:
何者名為善處身,非唯能武又能文。
可行可止存諸已,或是或非系在人。
遍數古來賢所得,歷觀天下事須真。
吉凶悔吝生乎動,剛毅木訥近於仁。
易地皆然休計較,不言而信省開陳。
雖居蠻貊亦行矣,無患鄉閭情未親。
參考注釋
蠻貊
亦作“ 蠻貉 ”。亦作“ 蠻貃 ”。古代稱南方和北方落後部族。亦泛指四方落後部族。《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漢 桓寬 《鹽鐵論·通有》:“求蠻貉之物以眩中國,徙 卭 筰 之貨致之東海。” 唐 岑參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詩:“威聲振蠻貊,惠化鍾 華陽 。”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包順》:“按 包公 在當日已名動蠻貊如此。”原註:“指 西羌 於龍 呵 歸 漢 ,慕 包拯 名,乞姓 包 事。” 羅正緯 《灤州革命紀實初稿》:“蠻貃無知,沒我恩德,虜運將絶,腥羶穢朝。”
無患
(1).無所憂懼;沒有災禍。《書·說命上》:“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三國志·蜀志·譙周傳》:“處大無患者恆多慢,處小有憂者恆思善。”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犀角刀子》:“而密誦咒七遍,無患矣。”
(2).指無患木。 晉 崔豹 《古今注·問答釋義》:“拾櫨木一名無患者,昔有神巫名曰 寳眊 ,能符劾百鬼,得鬼則以此為棒殺之。世人相傳以此木為眾鬼所畏,競取為器用,以卻厭邪鬼,故號曰‘無患’也。”參見“ 無患木 ”。
鄉閭
亦作“鄊閭”。1.古以二十五家為閭,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因以“鄉閭”泛指民眾聚居之處。《管子·幼官》:“閒男女之畜,修鄉閭之什伍。”《南齊書·禮志上》:“郡縣有學,鄉閭立教。” 宋 王安石 《原教》:“夫婦者無失其為夫婦也,率是也有賞,不然則罪,鄉閭之師,族酇之長。”
(2).家鄉;故里。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少稱鄉閭,長聞邦國。” 宋 曾鞏 《應舉啟》:“足跡不游於場屋,姓名不署於鄉閭。” 元 秦竹村 《行香子·知足》曲:“壯歲鄉閭,養志閒居。” 清 朱彝尊 《題張上舍劭竹林獨坐圖》詩:“十年不對鄉閭竹,垞北垞南思殺*人。” 清 汪文桂 《秋日同季弟歸里和韻》:“秋深才得返鄊閭,弱弟偕行賦《遂初》。”
(3).鄉親;同鄉。《後漢書·朱儁傳》:“ 儁 以孝致名,為縣門下書佐,好義輕財,鄉閭敬之。”《舊唐書·高季輔傳》:“醜言過行,見嗤於鄉閭;忘義私昵,取擯於親族。” 宋 蘇轍 《巢谷傳》:“予以鄉閭,故幼而識之。” 明 無名氏 《白兔記·祭賽》:“鄉閭來朝賀,社戶保災非。”
邵雍名句,答友人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