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嵲的《秋懷二首》
全文:
日壓城煙光少留,朝昏應似我悠悠。
人生百歲今已半,世故萬端無幾求。
學道初聞滅正受,深居不賦畔牢愁。
尚須一舸輕波上,自詠新詩送白頭。
參考注釋
學道
(1).學習道藝,即學習儒家學說,如仁義禮樂之類。《論語·陽貨》:“君子學道則愛人。”《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無財者謂之貧,學道不能行者謂之病。若 憲 ,貧也,非病也。” 宋 唐庚 《大觀四年作詩寄任因命舍弟同賦》:“學道一生凡幾化,不因到此始知非。” 明 唐順之 《萬思節以集中無名作詩見貽》之一:“學道頻年慕屢空,支離猶墮語言中。”
(2).學習道行。指學仙或學佛。《漢書·張良傳》:“廼學道,欲輕舉。” 顏師古 註:“道謂仙道。” 宋 蘇軾 《將至廣州用過韻寄邁迨二子》:“皇天遣出家,臨老乃學道。”《西湖佳話·葛嶺仙跡》:“從 左慈 學道,得九丹金液仙經。” 魯迅 《且介亭雜文·難行和不信》:“然而出來的題目就因此常常是難題,仍如飛劍一樣,非上 武當山 尋師學道之後,決計沒法辦。”
(3).即學政。《儒林外史》第三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欽點 廣東 學道。” 清 蒲松齡 《禳妒咒·入泮》:“酒色養的那脾胃嬌,那厭氣時文也不待瞧。我的天,學道瞎,真是瞎學道。”《醒世姻緣傳》第十二回:“據了他的學識,與他個學道,綽綽然做得過去,卻不肯把學道與他,偏與他個巡道。”參見“ 學政 ”。
正受
佛教語。又稱禪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離邪亂,謂之正;無念無想,納法在心,謂之受。 唐 王維 《能禪師碑》:“至性淳一,天姿貞素,百福成相,眾妙會心,經行宴息,皆在正受。” 清 龔自珍 《發大心文》:“脫令我今世適發善念,欲入正受,即有魔事,不得成就,便當知前生善根微淺,嬈善友故。”
深居
幽居,不跟外界接觸。《淮南子·人間訓》:“聖人深居以避辱。” 唐 周賀 《送僧還南嶽》詩:“自説深居後,鄰州亦不行。”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熱審之始》:“至 宣德 二年七月,上諭三法司,今盛暑,朕與卿等,深居靜處,猶覺可畏。”《清史稿·簡親王喇布傳》:“上諭曰:‘ 簡親王 喇布 自至 江西 ,無尺寸之功,深居會城,虛糜廩餉。’”
畔牢愁
(1). 漢 揚雄 所作辭賦篇名,已佚。《漢書·揚雄傳上》:“又旁《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 顏師古 注引 李奇 曰:“畔,離也。牢,聊也。與君相離,愁而無聊也。”
(2).借指離愁之作。 唐 杜牧 《寄浙東韓乂評事》詩:“夢寐幾回迷蛺蝶,文章應廣《畔牢愁》。” 唐 李商隱 《擬意》詩:“書成祓禊帖,唱殺《畔牢愁》。”亦省作“ 畔牢 ”。 宋 林逋 《和唐異見寄》:“騷人新遺《畔牢》詞,隱几微吟愧所知。”
張嵲名句,秋懷二首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大石調】青杏子_惜春幽鳥正
吳仁卿〔元代〕惜春幽鳥正調舌,怯春歸似有傷嗟。虛檐憑得欄乾暖,落花風裡,遊絲天外,遠翠千疊。【望江南】音書斷,人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