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杜柬之的《雲安玉虛觀南軒感事偶書五首》
全文:
對我脫粟盤,徐餐休祝鯁。
嗟余何不辰,備極生人凶。
偶全折脅范,屢脫南冠鍾。
再醮亦何為,孫枝發枯桐。
鬼猶果求食,寧吐殺與豐。
兩兒如我長,無田學圃農。
鄭忽敢辭昏,冗食哀我翁。
茲外尚難言,二女累橋公。
荊笄嫁不售,誰論德與容。
幼也抱奇疾,此歲日尪癃。
亦既就膏肓,二豎不可攻。
而我事奔走,過家如狂風。
豈無旬浹留,奈此旦夕暮。
吞酸一執手,掣去如飛蓬。
心知不再見,衰淚紛無從。
書來報哀訃,齎恨歸亡窮。
莫聞忍死言,藁葬青蓮宮。
為父我安忍,為兒汝何逢。
興言一及此,鏃刃戕心胸。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膏肓
(1).古代醫學以心尖脂肪為膏,心臟與膈膜之間為肓。《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杜預 註:“肓,鬲也。心下為膏。”後遂用以稱病之難治者。 晉 孫楚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夫治膏肓者,必進苦口之藥;決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 宋 朱熹 《題謝少卿藥園》詩之二:“再拜藥園翁,何以起膏肓?” 郁達夫 《自述》詩之五:“人言先父喪亡日,小子膏肓疾正深。”
(2).比喻難以救藥的失誤或缺點。《世說新語·儉嗇》“ 王戎 儉吝” 劉孝標 注引 晉 王隱 《晉書》:“ 戎 性至儉,不能自奉養,財不出外,天下人謂為膏肓之疾。”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忽捧教命,乃知幸為大君子所宥,欲使膏肓沉沒,復起為人。” 清 錢謙益 《與卓去病論經學書》:“猶冀百世之下,得吾言而存之,可以箴俗學之膏肓,而起其廢疾也。”
(3).比喻事物的要害或關鍵。《魏晉南北朝墓誌集釋·隋卞鑒暨妻劉氏墓誌》:“神都之陽,天闕之下,地乃膏肓,縣連 京雒 。” 唐 張祜 《感河上兵》詩:“首尾誠須畏,膏肓慎勿輕。” 明 史可法 《請尊上權化水火疏》:“今憂時憤慨者,謂文官愛錢不怕死,武官怕死又要錢,二語真切中膏肓。”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蘇仲芬》:“卿言深中膏肓,敢不佩為弦韋。”
(4).中醫針灸穴位名。《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膀胱經分寸歌》:“魄戶膏肓與神堂。”註:“從魄戶下行第四椎下,五椎上,此穴居中,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曲脊取之,膏肓穴也。”
二豎
兩個小孩,後以稱病魔
公夢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左傳·成公十年》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杜柬之名句,雲安玉虛觀南軒感事偶書五首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亦既就膏肓,二豎不可攻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