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洪咨夔的《冬雷行》
全文:
三月廿八雪,十月十九雷。
日官起歷失氣朔,深春為臘冬為梅。
衣巾暄淑糝白醭,研席昏濕凝青埃。
階頭蠢{左月右忍}上未已,陣陣送雨千峰來。
水鄉種早場已築,山鄉種晚鎌方催。
漏天未信解晴否,低田芽茁高田摧。
老農一飽不自保,愁面百摺何當開。
君不見太史局申十月盂,麥成堆。
參考注釋
衣巾
(1).衣服和佩巾。語本《詩·鄭風·出其東門》:“縞衣綦巾。” 余冠英 註:“‘巾’,佩巾也。” 唐 白居易 《初除戶曹喜而言志》詩:“弟兄俱簪笏,新婦儼衣巾。”
(2).衣服和頭巾。 南朝 宋 鮑照 《代蒿里行》:“虛容遺劍佩,實貌戢衣巾。” 唐 白居易 《酬牛相公兼呈夢得》詩:“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小生衣巾,扮 吳應箕 上。”
(3).指裝殮死者的衣服與單被。《宋史·宋祁傳》:“自為誌銘及《治戒》以授其子:‘三日斂,三月葬,慎無為流俗陰陽拘忌也。棺用雜木,漆其四會,三塗即止,使數十年足以臘吾骸、朽衣巾而已。毋以金銅雜物置冢中。’”參見“ 衣衾 ”。
(4).指青領衣和方巾。 明 清 時的秀才服式。《儒林外史》第十七回:“直到四五日後, 匡超人 送過宗師,才回家來,穿著衣巾,拜見父母。”
(5).借指秀才的資格和待遇。 清 李漁 《憐香伴·隨車》:“當初只因娘子沒正經,惹出那場大禍,革去了我的衣巾,如今纔掙得一件青袍上身,又不要去招災惹禍。”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夢幻·損陰騭除名》:“此卷係抄襲 陳勾山 舊作,窗稿中有其文可查。薦而不售,衣巾尚在;薦而或售,據新例必除名。”
白醭
亦作“ 白醱 ”。白黴。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作酢法》:“下釀以杷攪之,綿幕瓮口,三日便發,發時數攪,不攪則生白醭。” 宋 楊萬里 《初秋戲作山居雜興俳體十二解》之八:“自暴羣書舊間新,浄揩白醭拂黃塵。” 章炳麟 《五無論》:“微菌溼生,則有青衣、白醱之屬。欲去之者,惟得起潔浄心,不得起損害心。”
研席
硯台與坐席。亦借指學習。《晉書·劉弘傳》:“ 弘 有幹略政事之才。少家 洛陽 ,與 武帝 同居 永安里 ,又同年,共研席。” 明 方孝孺 《嚴光論》:“ 子陵 與 光武 布衣研席之舊,知其志趣德量之淺深審矣。” 清 杜濬 《別興》詩:“晝吟分研席,夜臥共匡牀。”參見“ 硯席 ”。
洪咨夔名句,冬雷行名句
名句推薦
獨把梁州凡幾拍,風沙對面胡秦隔
顧況《李湖州孺 * 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