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由見顏色,況乃當畏景

梅堯臣范景仁紫微見過亦謁不遇道上逢之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梅堯臣的《范景仁紫微見過亦謁不遇道上逢之》

全文:
朝游翔鳳池,暮直中書省。
無由見顏色,況乃當畏景
退朝八月朔,因得修造請。
高閎一何新,未歸閭巷靜。
版刺留姓名,不遑佇軒屏。
驅馬返我廬,道逢騶從整。
斂轡莫敢行,顧望立俄頃。
還家稚子言,有車來炳炳。
傳是紫微人,將回猶引領。
如何互相乖,徒自想形影。
更待秋風高,緩步時往省。

梅堯臣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梅堯臣無由見顏色,況乃當畏景書法作品欣賞
無由見顏色,況乃當畏景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無由

沒有門徑或機會

相見無由

顏色

(1) 色彩。光的各種現象(例如紅色、棕色、桃紅色、灰色、綠色、藍色和白色等),或使人們得以區分在大小、形狀或結構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體的視覺或知覺現象

(2) 指顯示給人看的利害的臉色

顏色不少變。——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3) 指顏料或染料

(4) 為顏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澤

他的衣服上滿都是那種顏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 白居易《長恨歌》

況乃

亦作“況乃”。亦作“況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赤石進帆海》詩:“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髮。” 唐 杜甫 《江邊星月》詩之一:“餘光隱更漏,況乃露華凝。” 唐 元稹 《和樂天秋題曲江》:“況乃江楓夕,和君《秋興》詩。”

(2).何況;況且;而且。《後漢書·王符傳》:“以罪犯人,必加誅罰,況乃犯天,得無咎乎?”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臨海嶠初發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茲情已分慮,況廼協悲端。” 宋 王安石 《酬沖卿月晦夜有感》詩:“夜雲不見天,況乃星與月。”

畏景

(1).夏天的太陽。 唐 劉言史 《廣州王園寺伏日即事寄北中親友》詩:“曲池煎畏景,高閣絶微飈。” 唐 劉得仁 《和鄭校書夏日游鄭泉》:“太虛懸畏景,古木蔽清陰。” 宋 文天祥 《七月二日大雨歌》:“積陰緜五旬,畏景淡無光。”

(2).指夏天。 唐 白居易 《旱熱》詩之二:“持此聊過日,焉知畏景長。” 宋 柳永 《郭郎兒近拍》詞:“新霽,畏景天氣,薰風簾幕無人,永晝厭厭如度歲。” 金 元好問 《同白兄賦瓶中玉簪》詩:“畏景眾芳歇,仙葩此夷猶。”參見“ 畏日 ”。

(3).比喻艱難的處境。 宋 梅堯臣 《范景仁紫微見過亦謁不遇道上逢之》詩:“朝游 翔鳳池 ,暮直中書省。無由見顏色,況乃當畏景。”

梅堯臣名句,范景仁紫微見過亦謁不遇道上逢之名句

詩詞推薦

無由見顏色,況乃當畏景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