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閒居愛重九,佳人重相過。
登高酬節物,少室郁嵯峨。
迤邐謝塵土,夷猶出煙蘿。
歘如據鰲頭,萬壑俯蜂窩。
浩浩跨積風,瀰瀰渺長河。
日車昃紅輪,天宇凝蒼波。
指點數齊州,始覺氛埃多。
我無倚天劍,有淚空滂沱。
驚鱗盼奧渚,倦翼占危柯。
悔不與家來,結茅老岩阿。
歸途眷老阮,廣武意如何。
詩詞問答
問:《九日登少室絕頂同裕之分韻得蘿字》的作者是誰?答:雷淵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雷淵的名句有哪些?答:雷淵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歌韻
參考注釋
愛重
喜愛重視
因為他為人正直,所以受到了大家的愛重
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懷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幹的人
相過
(1).謂太陽過赤道內外各二十三度半。《左傳·昭公二十一年》:“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過也。” 杜預 註:“二分日夜等,故言同道。二至長短極,故相過。” 楊伯峻 註:“ 談遷 《國榷》引 明 李天經 曰:‘太陽行黃道中線,迨二分而黃道與赤道相交,是為同道。二至則過赤道內外各二十三度,是謂相過。’”
(2).互相超越。《管子·治國》:“故先王使農、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終歲之利,無道相過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文子·自然》:“如此即萬物一齊無由相過。” 宋 蘇軾 《儒者可與守成論》:“德既無以相過,則智勝而已矣。”
(3).互相往來。《商君書·兵守》:“故曰慎使三軍無相過,此盛力之道。” 漢 張衡 《西京賦》:“若夫 翁伯 、 濁 、 質 、 張里 之家,擊鐘鼎食,連騎相過, 東京 公侯,壯何能加!” 唐 韓愈 《長安交遊者贈孟郊》詩:“親朋相過時,亦各有以娛。”
登高
上到高處。也特指重陽節登山的風俗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唐· 李白《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
節物
(1).作為;行事。《呂氏春秋·士容》:“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節物甚高而細利弗賴。” 高誘 註:“節物,事也。行事甚高,細小之利不恃賴之也。”
(2).各個季節的風物景色。 晉 陸機 《擬明月何皎皎》詩:“踟躕感節物,我行永已久。” 宋 蘇舜欽 《秋夕懷南中故人》詩:“向夕依闌念昔游,蕭條節物更他州。” 清 吳偉業 《礬清湖》詩:“生還愛節物,高會逢茱萸。” 沉尹默 《五月五日》詩:“節物忺人角黍香,榴花到眼益清狂。”
(3).應節的物品。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如節物則春旛、燈毬、競渡、艾虎、雲月之類。”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摘抄·史二》:“中城兵馬司前食盒塞道,至不得行,余怪問之,曰:‘此中城各大家至兵馬處送節物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滿 正在家中喫利市飯,忽見老門子 陸有恩 來拜年,叫道:‘ 金阿叔 恭喜了!有利市酒,請我吃碗!’ 金令史 道:‘兄弟,總是節物,不好特地來請得。今日來得極妙,且喫三盃。’”
嵯峨
形容山勢高峻
故園不可見,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頂嵯峨
怪石嵯峨
迤邐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連綿貌。 南朝 齊 謝朓 《治宅》詩:“迢遰南川陽,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鳳棲梧》詞之三:“玉樹瓊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輪上》:“她把眼從窗戶望出去,是迤邐不斷的青山。”
(2).指唱歌聲和鳥鳴聲的悠揚圓轉。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曉》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語,偏向閒庭戶。”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蘇軾 《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蓋本處地勢,自 銀林堰 以西,地形從東迤邐西下。” 鄭觀應 《盛世危言·邊防上》:“在東北、西北,由 東三省 、內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與 俄 接壤。”
(4).緩行貌。《古今小說·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別了眾名姬,擕著琴劍書箱,扮作遊學秀士,迤邐上路。”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屍,幸賴 法忍 扶餘,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陳》:“和這個胖女人較了半天勁,累得他筋疲力盡,他迤里歪斜走出來。”
(5).漸次;逐漸。 宋 蘇軾 《與楊元素書》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來千,餘可迤邐還。” 宋 賀鑄 《更漏子》詞:“迆邐黃昏,景陽鐘動,臨風隱隱猶聞。”《古今小說·閒雲庵阮三償冤債》:“﹝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塵土
細小的土灰
夷猶
(1) 猶豫遲疑不前。也作“夷由”
(2) 從容不迫
雙槳小船夷
煙蘿
亦作“煙蘿”。1.草樹茂密,煙聚蘿纏,謂之“煙蘿”。 唐 李端 《寄廬山真上人》詩:“更説 謝公 南座好,煙蘿到地幾重陰。” 南唐 李煜 《破陣子》詞:“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璚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明 陳所聞 《駐馬聽·泛西湖》曲:“指點著六橋柳浪,三 竺 雲巒, 石屋 煙蘿。” 清 周準 《發硃砂庵經觀音岩登石人峰》詩:“俯身入煙蘿,欲詣仙人宅。”
(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處。 唐 裴鉶 《傳奇·文簫》:“一斑與兩斑,引入 越王山 。世數今逃盡,煙蘿得再還。” 周楞伽 輯註:“煙蘿,道家稱隱居修真的地方。” 宋 蘇舜欽 《離京後作》詩:“脫身離網罟,含笑入煙蘿。” 明 屠隆 《綵毫記·別妻走京》:“何意入利名韁鎖,惆悵別煙蘿。” 康有為 《和臨桂周黻卿翰林<有感>》:“只愁好春色,無處著煙蘿。”
鰲頭
指皇宮大殿前石階上刻的鰲的頭,考上狀元的人可以踏上。後來用“獨占鰲頭”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蜂窩
(1) 像蜂窩那樣地布滿洞,使變成被薄壁或隔開物分開的多孔組織,如蜂窩煤
(2) 像蜂窩似的多孔形狀
蜂窩煤
(3) 巴黎蒙帕納斯郊區的藝術家居住區
浩浩
(1) 廣闊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勢很大
浩浩湯湯。——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浩浩長江水,奔流向東海
跨積
跨歷,經歷。《宋書·孝義傳·郭原平》:“父抱篤疾彌年, 原平 衣不解帶,口不嘗鹽菜者,跨積寒暑。”
長河
(1) 大河。特指黃河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 王維《使至塞上》
(2) 銀河
(3) 比喻漫長的歷程
在絕對真理的長河中有無數相對真理
日車
(1).太陽。太陽每天運行不息,故以“日車”喻之。亦指神話中太陽所乘的六龍駕的車。《莊子·徐無鬼》:“有長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車而游於 襄城 之野。’” 漢 李尤 《九曲歌》:“年歲晚暮時已斜,安得力士翻日車?” 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好》之二:“橋峻通星渚,樓暄近日車。”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譚滌生詩》:“ 羲和 鞭日車,欲去不得戀。”
(2).引申為時光。 唐 李賀 《感諷》詩之二:“奇俊無少年,日車何躄躄!”參見“ 日馭 ”、“ 日御 ”。
紅輪
(1).比喻紅日。 唐 李鹹用 《曉望》詩:“碧浪催人老,紅輪照物忙。” 元 白樸 《惱煞人》曲:“又是紅輪西墜,殘霞照萬頃銀波。”《西遊記》第三六回:“師徒們玩著山景,信步行時,早不覺紅輪西墜。”
(2).亦作“ 紅綸 ”。紅色巾披。 唐 李賀 《謝秀才有妾縞練》詩之四:“淚濕紅輪重,棲烏上井梁。” 王琦 匯解:“ 庾信 詩:‘步搖釵朵動,紅輪披角斜。’ 李頎 詩:‘織成花映紅綸巾。’二詩輪綸字型雖殊,詳義則一。疑是婦女所佩巾披之類,故為淚所沾濕也。”
天宇
(1).天空。 晉 左思 《魏都賦》:“傮響起,疑震霆。天宇駭,地廬驚。” 唐 劉禹錫 《有僧言羅浮事》詩:“海黑天宇曠,星辰來逼人。”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三:“ 東坡 公昔與客游 金山 ,適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無際。”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詩乃模寫情景之具……當知神龍變化之妙:小則入乎微罅,大則騰乎天宇。” 魯迅 《野草·雪》:“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2).京都。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應瑒》:“晚節值眾賢,會同庇天宇。”《宋書·傅亮傳》:“﹝ 傅亮 ﹞曰:‘伏聞恩旨,賜擬 東陽 ,家貧忝祿,私計為幸,但憑廕之願,實結本心,乞歸天宇,不樂外出。’” 太平天囯 黃從善 《建天京於金陵論》:“統四海皆為兄弟,居天宇者宜盡天事之勤。”
(3).猶天下。 宋 蘇軾 《寄周安孺茶》詩:“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張志民 《你與太行同高》詩:“為什麼這偌大的天宇,竟容不下你一聲不平的呼喊?”
點數
數出席的數目(如人的數目)
齊州
猶中州。古時指中國。《爾雅·釋地》:“岠齊州以南,戴日為 丹穴 。” 郭璞 註:“岠,去也;齊,中也。” 邢昺 疏:“中州,猶言中國也。”《列子·湯問》:“ 湯 又問曰:‘四海之外奚有?’ 革 曰:‘猶齊州也。’” 張湛 註:“齊,中也。” 唐 李賀 《夢天》詩:“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氛埃
(1).污濁之氣;塵埃。《楚辭·遠遊》:“風伯為余先驅兮,氛埃辟而清涼。” 南朝 梁 沉約 《應王中丞思遠詠月》:“月華臨靜夜,夜靜滅氛埃。” 唐 杜甫 《渼陂行》:“主人錦帆相為開,舟子喜甚無氛埃。” 明 宋濂 《抱瓮子傳》:“非惟人隨流水而逝,異日凌霄之崇搆皆盪為氛埃。”
(2).借指塵世或俗念。 宋 陸游 《嚴君平卜台》詩:“先生久已蛻氛埃,道上猶傳舊卜臺。” 宋 陸游 《夜思》詩:“簿領沉迷無日了,試憑詩思洗氛埃。”
(3).比喻戰亂。 北周 庾信 《商調曲》:“君臣一體,可以靜氛埃;得人則治,何世無奇才。” 唐 胡曾 《獨不見》詩:“ 玉關 一自有氛埃,年少從軍竟未回。” 明 湯式 《一枝花·贈人》套曲:“露布飛馳 玉關 外,倒挽銀河下九垓,浄洗氛埃。”
滂沱
(1)
(2) 形容雨下得很大
(3) 比喻眼淚流得很多,哭得厲害
涕淚滂沱
(4) 形容水流盛大的樣子
危柯
高枝。 宋 梅堯臣 《凌霄花賦》:“芙容出污而自麗,芝菌不根而自長……皆無附著亦名揚,奚必託危柯而後昌。”
不與
不贊成
仁陷於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結茅
亦作“ 結茆 ”。編茅為屋。謂建造簡陋的屋舍。 南朝 宋 鮑照 《觀圃人藝植詩》:“抱鍤壠上餐,結茅野中宿。” 宋 蘇軾 《新居》詩:“結茅得茲地,翳翳村巷永。” 清 張岱 《陶庵夢憶·表勝庵》:“ 爐峯 石屋,為一 金和尚 結茆守土之地。”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杜少陵詩》:“ 儋州 則又結茅與 黎 人雜居,亦隨地營宅。”
岩阿
山的曲折處。 漢 王粲 《七哀詩》:“山崗有餘映,巖阿增重陰。”《文選·潘岳<河陽縣作>詩之二》:“川氣冒山嶺,驚湍激巖阿。” 呂良 註:“巖阿,山曲也。” 宋 歐陽修 《伊川獨游》詩:“巖阿誰可訪,興盡復空還。” 清 許承欽 《石竺山》詩:“坐想洪荒初,神 禹 未開鑿,汎濫沒巖阿,雲巢棲海若。”
歸途
回歸的路途
踏上歸途
廣武
(1).古城名。故址在今 河南 滎陽 東北 廣武山 上。有東西二城。隔澗相對。 楚 漢 相爭時, 劉 項 各占一城,互相對峙。《史記·項羽本紀》:“ 項王 已定 東海 來,西,與 漢 俱臨 廣武 而軍,相守數月。” 唐 李白 《登廣武古戰場懷古》詩:“伊昔臨 廣武 ,連兵決雌雄。”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河南二·河陰縣》。
(2).指 廣武君 李左車 。 明 王世貞 《故關》詩:“ 廣武 堪稱客, 成安 未曉兵。”詳“ 廣武君 ”。
如何
(1)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