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賀鑄的《答王文舉》
全文:
茫茫塵土欲安之,珍重吾人個處期。
綠野相隨一藜杖,青山正對兩茅茨。
自憐悾惚負平昔,尚敢婆娑臨暮遲。
第恐阿戎猶喜仕,它時不與五君詩。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第恐
只怕。表示擬測。 元 麻革 《守約齋為呂仲和作》詩:“第恐達者事,還為狷者嗤。” 元 麻革 《歸潛堂為劉京叔賦》詩:“第恐遯世志,還負習隱譏。”
阿戎
(1).稱堂弟。《南齊書·王思遠傳》:“﹝ 王晏 ﹞及拜驃騎,集會子弟,謂 思遠 兄 思微 曰:‘ 隆昌 之末,阿戎勸吾自裁,若用其語,豈有今日。’ 思遠 遽應曰:‘如阿戎所見,今猶未晚也。’”《資治通鑑·齊明帝建武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 晉 宋 間人,多謂從弟為阿戎,至 唐 猶然。” 唐 杜甫 《杜位宅守歲》詩:“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清 朱彝尊 《己巳二月自古藤書屋移寓槐樹斜街賦詩》之三:“阿戎秋去又春殘,遠信封題萬里難。”
(2).指 晉 王戎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王戎 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 戎 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 遂為早慧的典型。後因以“阿戎”稱美他人之子。 唐 王維 《送李員外賢郎》詩:“借問 阿戎 父,知為童子郎。” 唐 李端 《送單少府赴扶風》詩:“叨陪丈人行,常恐 阿戎 欺。”
它時
猶他日;將來。 宋 歐陽修 《試筆·學書作故事》:“學書勿浪書,事有可記者,它時便為故事。”
不與
不贊成
仁陷於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五君
指 魏 晉 時名士 阮籍 、 嵇康 、 劉伶 、 阮鹹 、 向秀 。 南朝 宋 顏延之 因貶官 永嘉 太守,怨憤而作《五君詠》以自況。五君皆“竹林七賢”人物。“七賢”中惟 山濤 王戎 二人顯達,故 延之 棄而詠。 宋 熊與龢 《木平飼龍亭次韻方巨山》:“由來清調須吾輩,幸不 山 王 愧五君。”
賀鑄名句,答王文舉名句
名句推薦
若是知心達道人,不在揚眉便相悉
釋善冀《頌魯祖面壁》九氣直游浮世外,三天疑接大羅荒
宋九儀《題謝山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