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萬里的《和丘宗卿贈長句之韻》
全文:
君入修門才一見,我出修門風颳面。
皈來急問有新詩,勺勺舉似君不疑。
殿門握手冠纓絕,煙如雲破瞻秋月。
老懷勃鬱久不開,為君傾豁情既竭。
君詩元自過黃初,古雅可敬麗可娛。
詩壇端是一敵國,乃不自惜下取予。
向來交遊半生死,悼往喜喜同彼此。
老夫懶性不便書,毛穎為君浴清泚。
聖賢何時同一中,縰談社鷰與秋鴻。
芒鞋藤杖尋春風,天竺靈隱九里松。
古來樂事天慳與,怪珍未必逢良賈。
即今又欲駕官船,淮水中流送歸虜。
金山獨上妙高台,再與海若相詼諧。
歸時藉手無一字,教君笑殺老誠齋。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藉手
猶藉助。借人之手以為己助。《左傳·襄公十一年》:“凡我同盟,小國有罪,大國致討,苟有以藉手,鮮不赦宥。”《三國志·吳志·魯肅傳》“目使之去”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吳書》:“今﹝ 劉備 ﹞已藉手於西州矣,又欲翦並 荊州 之土,斯蓋凡夫所不忍行,而況整領人物之主乎!” 明 高明 《琵琶記·乞丐尋夫》:“畫取真容聊藉手,逢人將此免哀求。”
一字
(1).一個字。 漢 王充 《論衡·須頌》:“夫一字之謚,尚猶明主;況千言之論,萬文之頌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故善為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
(2).謂同一個字。《左傳·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記》:“ 惠士奇 云:《上林賦》‘江河為阹’注云:‘遮禽獸為阹。’‘阹’即‘去’,實一字。”
(3).指一種字型。 漢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論語》七部經書,系 蔡邕 以隸書書寫。後因取別於 魏 正始 之三體石經,稱“一字石經”,或“鴻都石經”、“今字石經”。見《隋書·經籍志一》。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餘錄·一字三字石經》:“ 蔡中郎 所書,祇有隸體。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隸三體。 漢 刻本無一字之名, 魏 晉 而下,稱 漢 刻為一字,取別於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個別名。 明 黃宗羲 《宋元學案·紫薇學案》:“﹝ 紫薇 門人﹞ 林之奇 ,字 少穎 ,一字 拙齋 。”
(5).指簡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陽樓》詩:“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陳師道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詩之三:“因聲問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贄 《感事二絕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傳君一字到 黃州 。”
(6).謂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詩:“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唐 吳融 《新雁》詩:“數聲飄去和秋色,一字橫來背晚暉。”
(7).京劇髯口之一種。 蘇少卿 《平劇手冊·髯口》:“一字,滿口之須而短只寸許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魯智深 等用;紅一字, 典韋 等用。”
(8).中藥量名。《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撮口》:“撮風散:亦腳蜈蚣(炙)半條……麝香一字,上為末,每服一字,竹瀝調下。”
老誠
老實誠懇。《初刻拍案驚奇》卷四:“話説 徽州府 有一商人……稟性簡默端重,忠厚老誠。”《再生緣》第九回:“眾家頭目盡心驚,寨主如何恁老誠。老燭酒筵俱已備,卻緣何,輕輕放過女佳人。”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三十章:“她知道他是這號人--青年人的年齡,中年人的老誠!”
楊萬里名句,和丘宗卿贈長句之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