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賦吉州隆慶寺塔火》
全文:
玉塔穿空不可梯,剨然霹壢暗招提。
四城決破吳胥眼,一炷然成漢卓臍。
風雨滿山連地卷,鬼神現世覺天低。
時人子細回頭看,萬事悠悠落日西。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連地
(1).猶接壤。 宋 趙蕃 《蕃近有鄙句簡諸公而廣文先生專以見貺盛意自不可不答》詩:“ 章 貢 昔連地, 沅 湘 今一鄉。”
(2).地方連片。《明史·張元勛傳》:“賊首 藍一清 …… 曾仕龍 等各據險結砦,連地八百餘里,黨數萬人。”
(3).遍地。 唐 包何 《同舍弟佶班韋二員外秋苔對之成詠》:“雨痕連地緑,日色出林斑。” 唐 杜荀鶴 《和友人見題山居》:“開戶曉雲連地白,訪人秋月滿山明。”
鬼神
(1).鬼與神的合稱。《易·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禮記·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喪紀得其哀。” 孔穎達 疏:“鬼神得其饗者,謂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韓愈 《原鬼》:“無聲與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夫古人作書垂後……亦鑒及後人之無賴,故徐引其機,以待有心者之自為覺悟,庶不蹈妄傳之戒,為鬼神所忌耳。”
(2).泛指神靈、精氣。《史記·五帝本紀》:“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 張守節 正義:“鬼之靈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記·五帝本紀》:“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張守節 正義:“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雲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傳·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見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實嘉賴之,豈唯寡君?”《孝經·感應》:“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註:“事宗廟能盡敬,則祖考來格。”
(4).指形體與精靈。《禮記·禮運》:“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孔穎達 疏:“鬼謂形體,神謂精靈。《祭義》云:‘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體精靈相會,然後物生。”
(5).古代指天地間一種精氣的聚散變化。《易·繫辭上》:“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韓康伯 註:“盡聚散之理,則能知變化之道。” 孔穎達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為,但極聚散之理,則知鬼神之情狀也。”後世哲學家多以陰陽之變、氣的往來屈伸解釋“鬼神”。 漢 王充 《論衡·論死》:“鬼神,陰陽之名也。陰氣逆物而歸,故謂之鬼;陽氣導物而生,故謂之神。”《禮記·中庸》:“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 程頤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跡也。 張子 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愚謂以二氣言,則鬼者陰之靈也,神者陽之靈也。以一氣言,則至而神者為神,反而歸者為鬼,其實一物而已。”《朱子語類》卷三:“鬼神只是氣,屈伸往來者氣也。”
現世
(1).佛教語。今生。對前世、來世而言。《百喻經·嘗庵婆羅果喻》:“目覩現世貴賤貧窮,皆是先業果報。” 唐 張讀 《宣室志》卷三:“﹝ 李生 ﹞曰:‘嘗聞釋氏有現世之報,吾知之矣。’”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罔知往世現世之因,舉眼成迷。” 臧克家 《罪惡的黑手一》詩:“有的在現世享福還嫌不夠,為來世的榮華到此苦修。”
(2).也泛指現在,當今。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隨感錄》:“愛國者雖偶然懷舊,卻專重在現世以及將來。”
(3).道教、佛教謂神、佛或菩薩顯形於人世。 唐 李去泰 《三教道場文》:“黃金照曜,上有白毫放光;紫氣氤氳,下有真人現世。” 元 楊顯之 《酷寒亭》第一折:“你看承似現世的活菩薩。”《水滸傳》第五三回:“原來 薊州 人都知道 羅真人 是個現世的活神仙。”
(4).猶出醜,丟臉。 元 楊文奎 《兒女團圓》第二折:“堪恨這兩箇薄劣種,現世的不成才。”《紅樓夢》第六回:“你我這樣嘴臉,怎么好到他門上去?只怕他那門上人也不肯進去告訴,沒的白打嘴現世的。” 楊旭 《檢察官湯鐵頭》:“你沒本事做這工作就不要現世!”
文天祥名句,賦吉州隆慶寺塔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