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程文海的《太常引 壽高麗王》
全文:
沁園歲歲菊留芳。
待此日、慶真王。
金鼎燮和元。
造壽域、同開八荒。
河山帶礪,一傳千歲,地久與天長。
晴日上扶桑。
便先照、瓊階玉觴。
參考注釋
金鼎
(1).黃金炊具。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金鼎玉杯,銀樽珠襦之寶,皆以送女。”
(2).為鼎類炊具的美稱。 宋 陳師道 《滿庭芳·詠茶》詞:“華堂靜,松風竹雪,金鼎沸湲潺。”
(3).特指道士煉丹之鼎爐。 南朝 宋 鮑照 《代淮南王》詩:“琉璃作盌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 唐 聶夷中 《訪嵩陽道士不遇》詩:“先生五嶽游,文焰滅金鼎。” 唐 呂岩 《漁父·神異》詞:“金鼎內,迴朦朧。換骨添筋處處通。”
(4).借指煉丹或煉丹之術。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懷》詩:“傾家事金鼎,年貌可長新。” 明 陸采 《明珠記·訪俠》:“願棄了升斗微官,早學那刀圭金鼎。”
(5).指九鼎。古代傳說 夏 鑄九鼎,奉為傳國之寶。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夏 鑄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肅慎 之楛矢。”《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旄頭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後亦用以喻指國家宰輔大臣。 宋 曾鞏 《送沉諫議》詩:“金鼎鹽梅須大用,九霄應已夢儀刑。” 元 李獻卿 《劉寓叔先生輓詩》:“便調金鼎佐無為,鳳池坐數 汾陽 考。”
(6).鼎形的金香爐。《紅樓夢》第七六回:“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
燮和
(1).協和。《書·顧命》:“燮和天下,用答文武之光訓。”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協升景業,燮和台曜;五教克宣,敷奏朝端。”《新唐書·蘇瓌傳》:“宰相燮和陰陽,代天治物。” 宋 蘇軾 《與張太保全道書》:“父母英聖,深照情偽,德音琅然,中外聳服,幾至有所得遺,而諸公燮和之。”
(2).指宰相的政務。 唐 韓愈 《為裴相公讓官表》:“豈意陛下擢臣於傷殘之餘,委臣以爕和之任。” 唐 姚合 《和門下李相餞西蜀相公》:“燮和皆達識,出入並登庸。”
程文海名句,太常引 壽高麗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