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儲光羲的《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
全文:
大道啟元命,時人居太康。
中朝發玄澤,下國被天光。
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
鼓鼙迎爽氣,羽籥映新陽。
太守即懸圃,淮夷成葆疆。
小臣慚下位,拜手頌靈長。
參考注釋
中朝
(1).臨朝之時。《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昭王 臨朝嘆息, 應侯 進曰:‘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憂,臣敢請其罪。’”
(2). 漢 代朝官自 武帝 以後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內朝。《漢書·劉輔傳》:“羣臣莫知其故。於是中朝將軍 辛慶忌 ,右將軍……俱上書。”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中朝,內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
(3).朝廷;朝中。《三國志·魏志·杜畿傳》:“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勢不獨多。” 唐 劉長卿 《集梁耿開元寺所居院》詩:“豈得長高枕,中朝正用才。”《孽海花》第六回:“上策取 南交 ,自立為王,向中朝請封號。”
(4).指朝廷官員。 清 張際亮 《送雲麓觀察督糧粵東》詩:“ 唐 宋 中朝厭過嶺,今代軺車喜馳騁。”
(5).偏安 江 左的 東晉 、 南宋 分別稱建都中原時的 西晉 、 北宋 為“中朝”。 南北朝 時,亦稱 南朝 為“中朝”。《晉書·王隱傳》:“時著作郎 虞預 私撰《晉書》,而生長東南,不知中朝事,數訪於隱。”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長秋寺》:“﹝寺﹞亦在 延年裡 ,即是 晉 中朝時金市處。” 宋 陸游 《觀渡江諸人詩》:“中朝文有 漢唐 風,南渡詩人尚數公。”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引 張孝純 挽 張叔夜 詩:“疇昔中朝士,簪紳仰令名。”《北齊書·王琳傳》:“ 梁 故 建寧公 琳 , 洛 濱餘胄, 沂川 舊族,立功代邸,効績中朝。”
(6).指中原。《舊唐書·文苑傳中·李邕》:“﹝ 邕 ﹞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齎持金帛,往求其文。”《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是時,天下已亂,中朝士人以 嶺 外最遠,可以避地,多游焉。”
(7).中原王朝。 清 時亦指 中國 。 宋 梅堯臣 《送祖擇之學士北使》詩:“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閶闔。”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契丹 主曰:‘中朝 党進 者真驍將也。如 進 輩有幾?’虜所以固矜者,意謂 進 本虜族, 中國 無之。” 清 王韜 《變法自強下》:“我中朝素嚴海禁,閉關自守,不勤遠略。”
玄澤
聖恩。《文選·應禎<晉武帝華林園集詩>》:“玄澤滂流,仁風潛扇。” 李善 註:“玄澤,聖恩也。”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鼓玄澤於大荒,播仁風於遐俗。” 唐 張九齡 《大唐涇州刺史牛公碑銘》:“玄澤下逮,素風激揚,陰德所流,大福斯至。”
下國
(1).天下;下界。《詩·魯頌·閟宮》:“奄有下國,俾民稼穡。”《史記·天官書》:“五星皆從而聚於一舍,其下國可以禮致天下。”
(2).諸侯國。《書·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 夏桀 弗克若天,流毒下國。”《逸周書·祭公》:“烈祖 武王 度下國作陳周,維皇皇上帝度其心,寘之明德。” 孔晁 註:“下國,謂諸侯也。”《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初 恭王 始都下國,好治宮室。” 李善 註:“以天子為上國,故諸侯為下國。” 唐 齊己 《村居寄懷》詩:“諸侯行教化,下國自耕桑。”
(3).小國。對中原大國而言。 漢 袮衡 《鸚鵡賦》:“背蠻夷之下國,侍君子之光儀。”《魏書·奚斤傳》:“ 斤 等三十餘人議曰:‘ 河西王 牧犍 ,西垂下國,雖內不純臣,而外修職貢,宜加寬宥,恕其微愆。’” 唐 溫庭筠 《經五丈原》詩:“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4).指京師以外的地方。 唐 李賀 《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詩之二:“青軒樹轉月滿牀,下國飢兒夢中見。” 宋 王安石 《憶昨詩示諸外弟》:“屬聞降詔起羣彥,遂自下國趨王畿。”
(5).謙稱本國。《國語·吳語》:“天若不知有罪,則何以使下國勝!”《三國志·魏志·劉曄傳》:“ 上繚 宗民,數欺下國,忿之有年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琉球入學》:“ 康熙 二十三年,冊封 琉球 …… 中山王 尚貞 親詣館舍云:下國僻處彈丸,常慚鄙陋。”
天光
(1) 日光;天空的光輝
我們且離了這個地方,外面見見天光,可好不好?——《兒女英雄傳》
水色天光
(2) 白晝
來回九十里,現在天光又短,一霎就黑天,…。——《老殘遊記續集遺稿》
(3) 天色
(4) 〈方〉∶早晨;天亮
(5) 天色與湖光
上下天光。——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儲光羲名句,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