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南北朝蕭子顯的《春別詩四首·其四》
全文:
銜悲攬涕別心知,桃花李花任風吹。
本知人心不似樹,何意人別似花離。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銜悲
心懷悲戚。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有識銜悲,行路掩泣。” 唐 郎士元 《關羽祠》詩:“去去勿復言,銜悲向陳跡。”
攬涕
亦作“擥涕”。揮淚。《楚辭·九章·思美人》:“思美人兮,擥涕而竚眙。” 王夫之 通釋:“擥涕,揮淚也。” 三國 魏 曹植 《三良詩》:“攬涕登君墓,臨穴仰天嘆。” 唐 楊炯 《<王勃集>序》:“蓋以投分相期,非弘詞説,澘然擥涕,究而序之。” 唐 司空圖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既抗言而誓眾,方攬涕以登車。” 清 徐枋 《別詩》:“恐傷遊子心,攬涕不敢下。”
心知
心智。知,同“ 智 ”。《禮記·樂記》:“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 陸德明 釋文:“知,音智。”《舊唐書·柳公綽傳》:“寒暑滿天地之間,浹肌膚於外;好愛溢耳目之前,誘心知於內。”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性》:“人之血氣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猶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嚴維 《丹陽送韋參軍》詩:“ 丹陽 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唐 李鹹用 《送進士劉松》詩:“滔滔皆 魯 客,難得是心知。” 明 馮夢龍 《山歌·素帕》:“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
桃花
亦作“ 桃華 ”。1.桃樹所開的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 唐 張志和 《漁父》詞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元 貫雲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鵑,流水桃花。” 清 龔自珍 《宋先生述》:“朱書如桃華,日罄五七十紙。” 楊朔 《海市》:“年年桃花開時,就像那千萬朵朝霞到海島上來。”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溫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語,曾為無雙今兩身。” 清 徐士鑾 《宋艷·駁辨》:“詩云:一從蕙死蘭枯後,剛道桃花好麵皮。”
(3).指桃花馬。 唐 岑參 《玉門關蓋將軍歌》:“桃花叱撥價最殊,騎將獵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贊善朝陽岩閒望歸郡中書事》詩:“畫橈淥水沙棠輕,朱鞅追風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稱。指春汛。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相逢為我話留滯,桃花春漲孤舟起。”
(5).病名。癬的一種。 清 陸長春 《香飲樓賓談·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為美玉之玷。”
蕭子顯名句,春別詩四首·其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