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宓的《三月游延平溪源》
全文:
溪源數里近,半載始能之。
鸑鷟一峰聳,相參如有期。
昔人卓庵地,惜不譚佇尼。
我與五士游,正值暮春時。
修梁四三所,盡得廬阜奇。
清波映文石,珠玉光陸離。
貧者反不顧,留為貧窶資。
飛雪涌千石,寧為寒暑移。
觸熱褦襶子,豈知世有斯。
題名峻壁間,用愜異日思。
參考注釋
觸熱
(1).冒著炎熱。 漢 崔駰 《博徒論》:“﹝博徒﹞乃謂曰:‘子觸熱耕耘,背上生鹽。’” 唐 杜甫 《送高書記》詩:“借問今何官,觸熱向 武威 ?” 清 無名氏 《燕台口號》之十六:“往來觸熱人告許,一晌心涼恐未能。”
(2).比喻煩躁易怒。 元 關漢卿 《謝天香》第一折:“從今後無倒斷嗟呀怨咨,我去這觸熱也似官人行將禮數使。”
褦襶子
(1).指不曉事的人。《古文苑·程曉<嘲熱客詩>》:“只今褦襶子,觸熱到人家。” 章樵 註:“音耐戴,言不爽豁也。《類説》、《集韻》:‘褦襶,不曉事之名。’” 宋 王安石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反嗤褦襶子,但守一經籍。” 金 史肅 《放言》詩之二:“壯歲羞為褦襶子,如今卻羨囁嚅翁。” 清 王晫 《快說續記》:“二三知己在座,忽聞褦襶子至,俱顰蹙無奈。”
(2).指夏天遮日的涼笠。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服器·敗天公》:“近代又以牛馬尾、棕毛、皂羅漆製以蔽日者,亦名笠子,乃古所謂褦襶子者也。”
陳宓名句,三月游延平溪源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