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秋思》
全文:
柴門扃兮,牛羊下來其已久。
四壁立兮,蛩螿太息不可聽。
夜冉冉兮斗魁委柄若授人,天寥寥兮河漢風浪西南傾。
山川悠遠兮,誰獨不共此明月。
維德人不見兮,採薇蕨於江之南。
風露寒兮,薇蕨既老而苦澀。
江道險難兮,不知先生之何食。
往予窺道而見兮,俯甘井以解渴。
天地施我生兮,先生厚我德。
水波無津兮,即拯我舟杭。
路微徑絕兮,又翦我荊棘。
秉道要而置對兮,一與而九奪。
曾不更刀兮,破肯綮於胸中。
湛湛兮如長江之吐月,霏霏兮若旋盤之落屑。
會鉏鋙於一堂兮,曾不侮予以色辭。
星翻翻其爭光兮,觀北斗之運四時。
維回首之日淺兮,又穿鼻而伏皂。
乘流下兮,忽不自識其闕遺。
悲去日之既往兮,愛是日之方來。
有玉於橐兮,師以為王所之□□□□不謨獻之,維令之莫予琢之。
起望天極南兮,□□□□予馬。
恐蓍龜之遠兮,入鮑肆不知其化。
子歌犁□□余心兮,為而三嘆其一和。
微子之昌言兮,殆莫振余過。
已矣乎,芳蘭無澤兮歲遒,眾芳歇兮曷予佩之求。
絕萬里兮吾以子牛,橫大川兮吾以子舟。
竊悲吾子之多暇日兮,愁嗟黃落如郢客之見秋。
參考注釋
德人
(1).有德的人。指德操高尚者。《莊子·天地》:“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 漢 賈誼 《鵩鳥賦》:“德人無累兮,知命不憂。” 宋 秦觀 《俞紫芝字序》:“天下皆知有物所以失己也,不知有己所以失己也。,而德人知之。” 清 梅曾亮 《<阮小鹹詩集>序》:“君之子 肇星 以詩稿屬序。余讀之,清婉恬適,如君其人,不以不得志於有司也,而有怨詞,有矜氣,真德人之音也。”
(2). 明 代初期對高級官員母、妻的封號。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八:“ 洪武 八年, 宋濂 官禮部侍郎,封 濂 母 陳氏 、妻 賈氏 為德人。見誥命。後無‘德人’之稱。”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採薇
殷 末, 孤竹君 二子 伯夷 、 叔齊 ,反對 周武王 伐 紂 ,曾叩馬而諫。 周 代 殷 而有天下後,他們“義不食 周 粟”,隱於 首陽山 ,採薇蕨而食,及飢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 神農 、 虞 、 夏 忽焉沒兮,我安適歸兮?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 首陽山 。”見《史記·伯夷列傳》。後以“採薇”指歸隱。其歌稱《採薇歌》,後人譜為琴曲,稱《採薇操》,亦省稱《採薇》。見《樂府詩集·瑟曲歌辭一·<採薇操>序》引《琴集》及《樂府解題》。 晉 葛洪 《抱朴子·任命》:“願先生委龍蛇之穴,升利見之塗……採薇何足多慕乎?” 唐 王維 《送別》詩:“遂令 東山 客,不得顧採薇。” 宋 王禹偁 《賢人不家食賦》:“當年 漢 殿,猶聞索米之言;今日 商山 ,不見採薇之老。”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梁生》:“而今一發窮無告,不久西山唱《採薇》。”
(1).《詩·小雅》篇名。《〈詩〉序》:“ 文王 之時,西有 昆夷 之患,北有 玁狁 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率,遣戍卒,以守衛中國,故歌《採薇》以遣之。”後遂以“採薇”作調遣士卒的典故。 清 姚鼐 《吳戍橋》詩:“上相歌《採薇》,嚴軍入懸瓠。”
(2).《史記·伯夷列傳》載, 周武王 滅 殷 之後,“ 伯夷 、 叔齊 恥之,義不食 周 粟,隱於 首陽山 ,採薇而食之。”後因以“採薇”指歸隱或隱遁生活。 三國 魏 嵇康 《幽憤詩》:“採薇山阿,散髮巖岫,永嘯長吟,頤性養壽。” 唐 杜甫 《別董頲》詩:“當念著皂帽,採薇青雲端。”《歸潛志》卷十四引 元 劉肅 詩:“二 陸 不可作,故山歸採薇。”
(3).指亡國。 黃人 《<清文匯>序》:“播佳種於龍野,存國粹於滄桑,以塞麥秀,採薇之痛。”
黃庭堅名句,秋思名句
名句推薦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