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龔自珍的《已亥雜詩 82》
全文:
龍樹靈根派別三,家家楖栗不能擔。
我書喚作三椏記,六祖天台共一龕。
參考注釋
龍樹
(1). 印度 古代高僧。 釋迦 滅後七百年出世於 南天竺 ,為 馬鳴菩薩 弟子 迦毘摩羅尊者 之弟子。著作甚富,為三論宗、真言宗等之祖。其母於樹下生之,因字 阿周陀那 (樹名),以龍成其道,故以龍配字,號曰 龍樹 。《文選·王屮<頭陀寺碑>》:“ 馬鳴 幽讚, 龍樹 虛求。” 李善 註:“《摩訶摩耶經》曰:有一比丘,名曰 龍樹 ,善説法要。” 五代 齊己 《謝貫微上人寄示古風今體四軸》詩:“謾求 龍樹 能醫眼,休問 圖澄 學洗腸。” 清 曹寅 《高鶴修琴友索贈時寓僧樓即事戲之》詩:“ 龍樹 身多幻, 鴦摩 鬢早斑。”
(2).梧桐樹。 元 馬祖常 《無題》詩之三:“丹穴鳳來龍樹遠,海門魚去蜃樓遙。”
靈根
(1).神木的根。 晉 孫拯 《贈陸士龍》詩:“制動以靜,祕景在陰,靈根可棲,樂此隈岑。”
(2).植物根苗的美稱。 唐 柳宗元 《種術》詩:“戒徒斸靈根,封植閟天和。” 宋 司馬光 《和昌言官舍十題·石榴花》:“靈根逐 漢 臣,遠自 河 源至。” 明 陳所聞 《懶畫眉·月下劉中明招賞牡丹》曲:“一叢凝露在沉香,移得靈根傍錦堂。” 清 秋瑾 《白梅》詩:“淡到羅浮忘色相,謫來塵世具靈根。”
(3).指才德修養。 漢 揚雄 《太玄·養》:“藏心於淵,美厥靈根。” 范望 註:“靈根,道德也。” 宋 黃庭堅 《柳閎展如蘇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作詩贈之》:“ 鹹池 浴日月,深宅養靈根。”
(4).指有才德的人。 宋 葉適 《祭徐文子侍郎文》:“於時侍郎,卓爾靈根,有光厥師,兼華眾門。”
(5).對祖先的敬稱。《文選·張衡<南都賦>》:“固靈根於 夏 葉,終 三代 而始蕃。” 李周翰 註:“ 劉累 自 夏 而遷於此,故云‘固靈根於 夏 葉’,終於 殷 周 秦 三代,然後 漢 興乃蕃盛。”《文選·陸機<嘆逝賦>》:“痛靈根之夙殞,怨具爾之多喪。” 劉良 註:“靈根,靈木之根,喻祖考也。” 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 李公 ,天子之舊族,朝廷之夙將也。靈根自遠,聖族多奇。”
(6).指佛祖。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二:“ 龍樹 靈根派別三,家家楖栗不能擔。” 劉逸生 註:“靈根,指佛祖,這裡具指 龍樹 。”
(7).性靈,智慧。 清 陳天華 《論中國宜改創民主政體》:“ 中國 經二十餘朝之**,閉塞其聰明,鉗制其言論,靈根盡去,錮疾久成。”
(8).道教指舌根。《黃庭內景經·上有章》:“灌溉五華植靈根。” 務成子 註:“靈根,舌本也。” 宋 陸游 《病中作》詩:“不憂豎子居肓上,已見真人出面門。力守誰能發底火?深潛自足美靈根。”
(9).借指人的身體。《文選·陸機<君子有所思行>》:“宴安消靈根,酖毒不可恪。” 呂延濟 註:“《黃庭經》云:‘玉池清水灌靈根,靈根堅固老不衰。’然靈根喻身也。” 唐 吳筠 《覽古》詩之六:“荒淫伐靈根,金膏恃延期。”
(10).仙緣。 明 屠隆 《綵毫記·遊玩月宮》:“天子與貴妃塵中雖已造業,靈根尚未消盡。”
派別
(1) 宗教、政黨或學術團體內因不同主張而形成的各種分支或門派
(2) 經常好爭論、追求私利或不顧共同利益的黨派、聯合體或集團
新舊兩個派別之間的鬥爭
家家
每戶
楖栗
亦作“ 楖櫪 ”。木名。可為杖。後借為手杖、禪杖的代稱。 唐 賈島 《送空公往金州》詩:“七百里山水,手中楖栗粗。” 宋 陸游 《小園》詩:“倦就盤陀坐,閒拈楖栗行。” 元 耶律楚材 《和張敏之<鳴鳳曲>韻》:“遮眼開經卷,蒙頭壞衲衣……震風威,橫擔楖栗萬山歸。” 清 溥畹 《虎丘訪賣花老人》詩:“緩攜楖栗訪山家,一路斜陽五色霞。” 清 惲敬 《子惠府君逸事》:“ 鄭痴菴 常與先府君過從……為人頎長白須冉,擕楖櫪杖,有出塵之表。”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龔自珍名句,已亥雜詩 82名句
名句推薦
鳳凰飛去無訊息,漠漠遙岑煙雨中
汪斗建《錢唐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