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色擬雲一片,形似月滿魄。
問斯造者誰,越人與邢客。
落底葉瓣綠,浮上花乳白。
何用謝堰堤,直可罷履屐。
詩詞問答
問:《題居節品茶圖用文徵明茶具十詠韻·其九·茶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陌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一
參考注釋
一片
(1).數量詞。用於平而薄的東西。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五》:“﹝ 李陵 ﹞令軍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後漢書·周燮等傳序》:“﹝ 閔仲叔 ﹞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豬肝一片。” 元 張養浩 《游香山》詩:“寶剎千間窮土木,殘碑一片失 遼 金 。”
(2).數量詞。用於地面、水面。 宋 王安石 《出郊》詩:“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樹冥冥不見花。”《蕩寇志》第八六回:“只見 永清 的後面一層人霍地分開,前面乃是一片白地。”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詞:“ 秦皇島 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楊朔 《中國人民的心》:“嶺腳下有一片大水塘,叫 龍潭池 。”
(3).數量詞。用於呈片狀或連線成片的景物。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銘》:“瑞雪一片,仙童兩人。” 唐 王之渙 《涼州詞》之一:“ 黃河 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宋 陸游 《春日游鏡湖鄉人請賦山陰風物遂作四絕句》之二:“東風忽送笙歌近,一片樓臺泛水來。”
(4).數量詞。用於瀰漫散布的景色、氣象。 北周 庾信 《游山》詩:“澗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三:“ 長安 一片月,萬戶擣衣聲。” 宋 方岳 《山居》詩:“我愛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遠方的天邊有一片紅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動,那是 南京路 一帶霓虹燈光的照耀。”
(5).數量詞。用於集聚在一起的聲音。 宋 朱淑貞 《元夜》詩之一:“一片笑聲連鼓吹,六街燈火麗昇平。”《水滸傳》第三三回:“ 花榮 一片聲叫道:‘我得何罪?’”《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慌慌張張爬到牆上,踹的那瓦一片山響。” 劉賓雁 《在橋樑工地上》:“水下, * 加快了鑿岩速度,響聲連成一片。”
(6).數量詞。用於人的心情、心地、心意。 宋 潘希白 《大有·九日》詞:“一片 宋玉 情懷,十分 衛郎 清瘦。” 元 馬致遠 《岳陽樓》第一折:“則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腸,在這功名之上。”《西遊記》第八五回:“但要一片志誠, 雷音 只在眼下。” 顧笑言 《你現在想什麼》十三:“老伴還真沒有辜負了 烏長青 的一片心愿。”
(7).數量詞。用於文字、語言。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然亦多是推衍文義,自做一片文字。”《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 十三妹 聽了 鄧九公 要拉那先生幚著勸解,又不知惹出他那一片什麼談吐來。”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二回:“ 樺林霸 隨手研墨蘸筆,鋪開一張大紙,寫了一片字交給 康順風 。”
(8).整片;整體。《陸象山語錄》卷上:“又下工夫十年,方渾然一片。”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靜坐用功,頗覺此心收斂,遇事又斷了,旋起箇念頭去事上省察,事過又尋舊功,還覺有內外,打不作一片。” 毛 * 《堅持艱苦奮鬥,密切聯繫民眾》:“在戰時,要密切聯繫民眾,要官兵打成一片,軍民打成一片。”
形似
形式、外觀相似。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下:“ 巫峽山 最嘉處,不問陰晴,常多雲氣,映帶飄拂,不可繪畫……余令畫史以小舠泛中流摹寫,始得形似。”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高青邱詩》:“ 李青蓮 詩從未有能學之者,惟 青邱 與之相上下,不惟形似,而且神似。” 郭沫若 《中國美術的展望》:“一切成品僅存依稀仿佛的形似而失去生命。”
月滿
(1).月圓。《釋名·釋天》:“望,月滿之名也。”《後漢書·丁鴻傳》:“閒者月滿先節,過望不虧,此臣驕溢背君,專功獨行也。” 李賢 註:“月滿先節謂未及望而滿也。” 唐 駱賓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秋月》:“雲披玉繩浄,月滿鏡輪圓。” 元 楊維楨 《璚花珠月二名姬》詩:“月滿十分珠有價,花開第一玉無瑕。”
(2).比喻幸福團聚。 宋 陸游 《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對月》詩:“明年萬事不足論,但願月滿人常健。”
(3).足月。指胎兒在母體中成長的月份已滿。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先時有 張嫗 者,嘗往 周 家傭賃,野合有身,月滿當孕,便遣出外,駐車屋下,產得兒。” 宋 歐陽修 《奏內降補僧官又三事》:“蓋自 蟲兒 言有娠,太后遣宮人善護之,日給緡錢二千以市可食物,如此,至其月滿無娠,始加窮詰耳。”
(4).泛指滿限定的月數。《禮記·服問》“而反三年之葛” 唐 孔穎達 疏:“而反三年之葛者,此著麻月滿還反服三年之葛也。”
越人
(1).疏遠的人。《商君書·修權》:“故 堯 舜 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為天下位天下也。論賢舉能而傳焉,非疏父子親越人也,明於治亂之道也。” 宋 蘇洵 《兵制》:“及於 五代 , 燕 帥 劉守光 又從而為之,黥面湼手之制,天下遂以為常法,使之判然不得與齊民齒,故其人益復自棄,視齊民如越人矣。”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以天潢貴胄之近,而漠然如越人之視,亦可謂無心肝人矣。”
(2). 戰國 時名醫 扁鵲 名。《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扁鵲 ……姓 秦 氏,名 越人 。”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故 越人 見 齊桓 不振之徵於未覺之疾, 箕子 識 殷 人 鹿臺 之禍,於象箸之初。” 宋 蘇軾 《和劉道原詠史》:“ 吳 客漫陳《豪士賦》, 桓侯 初笑 越人 方。”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海石》:“久不晤,豈精 越人 術耶?”
花乳
(1).含苞未放的花朵。 唐 孟郊 《杏殤》詩:“零落小花乳,斕斑昔嬰衣。”
(2).煎茶時水面浮起的泡沫。俗名“水花”。 唐 劉禹錫 《西山蘭若試茶歌》:“欲知花乳清冷味,須是眠雲跂石人。” 宋 蘇軾 《和蔣夔寄茶》:“臨風飽食甘寢罷,一甌花乳浮輕圓。” 清 陳維崧 《百字令·雨窗懷松之南水》詞:“茶煙颺起,細煎花乳翻白。”
何用
(1).為什麼。《詩·小雅·節南山》:“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孔穎達 疏:“何以不監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傳·莊公六年》:“何用弗受也?為以王命絶之也。”
(2).憑什麼;用什麼。《穀梁傳·僖公元年》:“是 齊侯 與? 齊侯 也。何用見其是 齊侯 也?” 漢 王充 《論衡·骨相》:“人曰命難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體。” 唐 韓愈 《食曲河驛》詩:“殺身諒無補,何用答生成?”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用、不須。《後漢書·孔融傳》:“ 文舉 舍我死,吾何用生為?” 唐 王泠然 《題河邊枯柳》詩:“今日摧殘何用道!數里曾無一株好。”《續資治通鑑·帝顯德元年》:“今皆國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驚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韻雲……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如果那時不去射殺它,留到現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飯菜?”
履屐
(1).鞋。 明 方孝孺 《見山堂記》:“敝履屐、勞軀體而不知厭,則其所得者狹矣。”
(2).借指腳。 元 黃溍 《石台分韻得下字》詩:“白雲與翠霧,夐在履屐下。”
(3).見“ 履屐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