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碧樓口號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枕碧樓口號原文

岩樓兩架枕孱顏,無地臨乘片刻間。

擬象設如稱碧海,忘筌雅似到三山。

詩詞問答

問:枕碧樓口號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枕碧樓口號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枕碧樓口號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刪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六十三

參考注釋

孱顏

(1).參差不齊貌。《漢書·司馬相如傳下》:“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驤以孱顏。” 顏師古 註:“孱顏,不齊也。” 宋 王安石 《次韻曾子翊赴舒州官見詒之詩》:“一水碧羅裁繚繞,萬峯蒼玉刻孱顏。” 清 錢謙益 《過清流關和尹員外》:“我來弔古 清流關 ,升關四望山孱顏。”

(2).斑駁陸離貌。 宋 司馬光 《和張文裕初寒》之四:“晴空煙澹泊,返照雪孱顏。” 龐樹松 《檗子書來約游》詩:“ 南屏 依舊碧孱顏,先烈祠堂草棘間。”

(3).險峻、高聳貌。 唐 李商隱 《荊山》詩:“壓河連華勢孱顏,鳥沒雲歸一望間。” 明 高啟 《同謝國史游鐘山逢鐵冠先生》詩:“日日城中望 鐘山 ,孤塔縹緲峯孱顏。” 清 錢謙益 《畫士張季輓詞》:“俠骨千年埋傲兀,孤墳三尺起孱顏。” 清 顧炎武 《攝山》詩:“徵君舊宅此山中,山館孱顏往蹟空。”

(4).指高峻的山嶺。 唐 李紳 《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詩:“ 周王 止化惟 荊蠻 , 漢武 鑿遠通孱顏。” 宋 蘇軾 《峽山寺》詩:“天開清遠峽,地轉凝碧灣。我行無遲速,攝衣步孱顏。” 清 王策 《浣溪沙·玉山道中》詞:“野堠斜明遠樹間,幾家邨屋嵌孱顏。”

無地

(1).沒有地方;沒有土地。《戰國策·趙策三》:“來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將予之乎?不與,則是棄前貴而挑 秦 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淮南子·泰族訓》:“春雨之灌萬物也,渾然而流,沛然而施,無地而不澍,無物而不生。”

(2).沒有大地。 漢 揚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無天何生?無地何形?”

(3).猶言看不見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範圍廣袤。《楚辭·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儵忽而無見兮,聽惝怳而無聞。”《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飛閣逶迤,下臨無地。” 張銑 註:“言閣高下臨,見地若無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臨著苦海,真是上徹重霄,下臨無地。”

(4).猶言至極;不盡。形容無限喜愛、惶恐、驚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若乃統體必善,綴賞無地;雖 楚 趙 羣才, 漢 魏 眾作,曾何足雲!” 唐 劉禹錫 《謝分司東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書,授臣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者,寵命自天,戰越無地。”《三國志平話》卷上:“ 曹操 讀罷書,歡喜無地。”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感激至於無地。”

片刻

一會兒,短暫時間

稍等片刻

擬象

模仿其狀。 宋 梅堯臣 《次韻和馬都官宛溪浮橋》:“在昔 當陽侯 ,建橋臨大川。洪波不為阻,馳道南北連。何此小溪上,擬象坦且平。”

設如

(1).假如。 漢 王符 《潛夫論·考績》:“設如家人有五子十孫,父母不察精愞,則懃力者懈弛,而惰慢者遂非也,耗業破家之道也。”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九:“設如都水監塞河,軍器監造軍器,而戶部以為不可則已矣,若以為可,則併任其事可也。”《紅樓夢》第二二回:“他和我玩,設如我回了口,那不是他自惹輕賤?”

(2).譬如。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噫,風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豈捨之乎!顧所用何如耳。設如‘北風其涼’,假風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 宋 梅堯臣 《韻語答永叔內翰》:“設如 楊凝式 ,言且直節脩;又若 李廷中 ,清慎實罕侔。”

碧海

碧藍色的海

忘筌

(1).忘記了捕魚的筌。比喻目的達到後就忘記了原來的憑藉。語出《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通“ 筌 ”。 晉 何劭 《贈張華》詩:“奚用遺形骸,忘筌在得魚。” 唐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 * 常獨泣,多士已忘筌。”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 劉 始大悟,不覺洒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將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

(2).引申喻不值得重視的事或物。 唐 劉禹錫 《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詩:“曾向空門學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 元 王禎 《農書》卷二二:“資爾屈伸功用畢,莫將良器等忘筌。”

雅似

雅正,符合法度。似,助詞,無義。《荀子·賦》:“性不得則若禽獸,性得之則甚雅似者與?” 梁啟雄 釋引 劉師培 曰:“似訓為象,《説文》又訓為若,《廣雅》故似為語詞,與‘如’‘若’同觀。雅似猶言雅如也,特易如為似以叶韻耳。”

三山

(1).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清 黃遵憲 《和沉子培同年》詩:“縹緲三山信 徐巿 ,橫縱六里聽 張儀 。”

(2). 福州 的別稱。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東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見 宋 曾鞏 《道山亭記》。 元 薩都剌 《入閩過平望驛》詩:“ 廣陵 城裡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數點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從軍》詩:“七星戰袍襯金甲,三山尖帽飄猩紅。” 明 費信 《星槎勝覽·占城國》:“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雲騅馬歌》:“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家徒四壁書侵坐,馬聳三山葉擁門。”詳“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重壓迫。 郭沫若 《頌黨慶》詩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紅旗鮮。” 蕭華 《井岡山頌》詩:“推翻三山驚寰宇,社會主義日日新。”

詩詞推薦

枕碧樓口號原文_枕碧樓口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