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漸逵的《同江虛谷何古林在吳少岩宅上宴聚一首》
全文:
旬日苦炎熱,逼則悲昏明。
五內既郁沸,四體如沃蒸。
夜來如雨過,爽氣噓清泠。
綠蔭舒且坐,駕言思我朋。
肩輿渡長陌,奄忽至西城。
相知二三友,坐我居廣庭。
溫言慰繾綣,促席喜弗勝。
旨酒薦馨嘉,時物亦合併。
大斗瓷深酌,嚴令復兼行。
剪燭不見跋,興洽杯自傾。
古來重久要,膠漆皮喻情。
歸路倍踟躕,恍惝復屏營。
終晚不能寐,旭日已旦升。
參考注釋
剪燭
語出 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 巴山 夜雨時。”後以“剪燭”為促膝夜談之典。 清 吳偉業 《吳門遇劉雪舫》詩:“當時聽其語,剪燭忘深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瑣》:“與談詩文,慧黠可愛。剪燭西窗,如得良友。”
見跋
謂顯出燭根。語出《禮記·曲禮上》:“燭不見跋。” 鄭玄 註:“跋,本也。” 孔穎達 疏:“本,把處也。古者未有蠟燭,唯呼火炬為燭也。火炬照夜易盡,盡則藏所然殘本。”《舊唐書·柳公綽傳》:“﹝ 文宗 ﹞每浴堂召對,繼燭見跋,語猶未盡,不欲取燭,宮人以蠟淚揉紙繼之。” 元 張雨 鄭祐 《神光樓與鄭明德聯句》:“蟲飛燭見跋,鶴唳棚上擐。”後來用以指夜深。 宋 蘇舜欽 《郡侯訪予於滄浪亭因而高會翌日以一章謝之》詩:“見跋已懵騰,跨鞍極倒載。”
王漸逵名句,同江虛谷何古林在吳少岩宅上宴聚一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