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周並詞臣,就義何慨慷!賦詩整冠帶,引脰遂絕吭
王吉武 《重修六賢祠成展祭作》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吉武的《重修六賢祠成展祭作》
全文:
乾坤有傾折,憑誰奠蒼黃?成仁取義間,得爭日月光。
末世務苟話,橫流決堤防。
不有數君子,何以扶頹綱?明季丁否運,婦寺紛蜩螗。
群賢共憤爭,杌隉正氣揚。
暨暨有黃公,請劍擊貂璫。
糜爛北寺獄,冤血流圜牆。
逮乎思陵末,大盜劇披猖。
京城竟瓦解,宮闕屯豺狼。
倪周並詞臣,就義何慨慷!賦詩整冠帶,引脰遂絕吭。
共志有中丞,仰藥裂肺腸。
雲車駕風馬,同日從君王。
維時劉與祁,解組各歸鄉。
號咷義旗舉,自矢百鍊鋼。
未幾沉荒晏,南都復淪亡。
兩公竟致命,先後歸帝旁。
一甘絕勺飲,僵餓追首陽。
一起赴清波,懷石同沉湘。
區區于越地,山川靈氣翔。
凜凜得數公,勁草卓秋霜。
平生所樹立,理學兼文章。
末路更完節,浩然還旻蒼。
聖朝重褒忠,祝典載輝煌。
守土風教責,表揚分所當。
立廟傍黌宮,六賢共烝嘗。
昨秋大風雨,摧我西廡雘。
周垣半傾圮,不能庇堂皇。
率先亟修築,勿使沙櫟荒。
榱桷新丹雘,木門飾倉琅。
登堂薦蘋藻,肅然對冠裳。
即事有棖觸,沾襟涕浪浪。
疇無君親恩,俯仰默感傷。
參考注釋
詞臣
舊指文學侍從之臣,如翰林之類。 唐 劉禹錫 《江令宅》詩:“ 南朝 詞臣 北朝 客,歸來唯見 秦淮 碧。” 明 徐光啟 《疏辯》:“以翰林而兼 河南道 ,從來無此官銜;以詞臣而出典兵,從來無此職掌。”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幫忙到扯淡》:“所謂國家的柱石,也常是柔媚的詞臣,我們在 南朝 的幾個末代時,可以找出這實例。”
就義
為正義事業而被敵人殘殺
就義之日。——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慨慷
亦作“ 慨忼 ”。1.感慨。 晉 左思 《雜詩》:“壯齒不恆居,歲暮常慨慷。” 宋 陸游 《初夏休日園中閒賦》詩:“良時動人懷,東望一慨慷。” 清 姚鼐 《瞻園松石歌為陳東浦方伯作》:“人事興衰變倏忽,古蹟銷磨多慨慷。”
(2).情緒激昂。 晉 成公綏 《嘯賦》:“時幽散而將絶,中矯厲而慨慷。” 宋 文天祥 《白溝河》詩:“思公有奇節,一死何慨慷!” 清 顧炎武 《哭楊主事廷樞》詩:“竟入南冠囚,一死神慨忼。” 清 周永銓 《義卒行》:“翻然出門去,意氣何慨慷!”
賦詩
吟詩;寫詩。《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 唐 王維 《慕容承攜素饌見過》詩:“紗帽烏皮幾,閒居懶賦詩。”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長在 北平 的書香門第,下棋,賦詩,作畫,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時間。”
冠帶
(1).帽子與腰帶。《禮記·內則》:“冠帶垢,和灰請漱。” 宋 司馬光 《晚食菊羹》詩:“歸來褫冠帶,杖履行東園。” 明 沉鯨 《雙珠記·棄官尋父》:“今日解了冠帶,扮做常人。輕囊健步,有何不可?”《老殘遊記》第三回:“只畫了一箇人,仿佛 列子 御風的形狀,衣服冠帶均被風吹起。”
(2).戴帽子束腰帶。《戰國策·楚策一》:“ 秦王 聞而走之,冠帶不相及。” 三國 魏 曹操 《薤露》詩:“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彊。” 唐 韓愈 《送石處士序》:“﹝先生﹞冠帶出,見客,拜受書禮於門內。”《紅樓夢》第六二回:“ 寳玉 清晨起來,梳洗已畢,便冠帶了。”
(3).指裝束,打扮。《秦併六國平話》卷中:“ 楚 陣 韓員 打扮虎皮磕碯……此人如何這般冠帶?名呼做 殺虎壯士 。”
(4).本指服制,引申為禮儀、教化。《韓非子·有度》:“兵四布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 宋 洪邁 《容齋四筆·饒州風俗》:“ 宋 受天命,然後七 閩 、二 浙 與 江 之西東,冠帶詩書,翕然大肆。” 楊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記》第五章引《宣布滿清皇室罪狀檄》:“山河依舊,先人之廬墓可親;冠帶奚存,九世之讎讎宜復。”
(5).謂使習禮儀。《舊唐書·玄宗紀下》:“膜拜丹墀之下,夷歌立仗之前,可謂冠帶百蠻,車書萬里。”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冠帶 月支 ,旅應騶牙之瑞,梯航日出,鹹輸象齒之珍。”
(6).比喻封爵,官職。《戰國策·魏策四》:“且夫 魏 一萬乘之國,稱東藩,受冠帶,祠春秋者,以為 秦 之強足以為與也。”《明史·唐胄傳》:“遇赦復冠帶,卒。”
(7).指官吏、士紳。《文選·張衡<西京賦>》:“冠帶交錯,方轅接軫。” 薛綜 註:“冠帶,猶搢紳,謂吏人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涉務》:“ 晉朝 南渡,優借士族;故江南冠帶,有才幹者,擢為令僕已下尚書郎中書舍人已上,典掌機要。” 宋 葉適 《北村記》:“相為市者,皆魚蝦之友,菱芡之朋,而冠帶車馬之來絶矣。” 明 張煌言 《祭延平王文》:“中原冠帶,夾道壺漿。”
(8).指男子。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初集·雙縊廟》:“盈盈弱女,僭稱冠帶之雄。渺渺丈夫,反襲裙釵之飾。”
王吉武名句,重修六賢祠成展祭作名句
名句推薦
高低庭樹晚風吹,脫葉應難戀舊枝
方南山《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