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孫宸的《午日以蘭佩貽周玉繩年兄》
全文:
蓮舟無處問江津,落落金門臥病身。
采艾敢遺憂國客,紉蘭聊贈素心人。
塵中毒熱天何與,靜里冰壺意自真。
葵藿已舒郊社日,未應重賦卜居新。
參考注釋
采艾
民間習俗。端午節割取艾條懸戶避邪。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四民並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戱,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唐 李商隱 《為安平公進賀端午馬狀》:“伏以浴蘭令節,採艾嘉辰,百辟合祝於 堯 年,萬方宜修於 禹 貢。” 宋 陳元靚 《事林廣記前集·節序·端午》:“今在處有採艾採藥之説。”
採摘艾草。古有采艾療疾禳毒之俗。《詩·王風·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毛 傳:“艾所以療疾。”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荊 楚 人並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形,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一本作“ 採艾 ”。
憂國
為國事而憂勞。《戰國策·齊策四》:“寡人憂國愛民,固願得士以治之。”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朝廷無至忠憂國之臣,不惜傷損威重。” 清 錢謙益 《董應舉授中大夫制》:“為國以得人為急,人臣以憂國為先。”
紉蘭
《楚辭·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後以“紉蘭”比喻人品高潔。 宋 徐鉉 《和蕭郎中午日見寄》:“豈知澤畔紉蘭客,來赴城中角黍期。” 宋 辛棄疾 《西江月·和趙晉臣敷文賦秋水瀑泉》詞:“紉蘭結佩有同心,喚取詩翁來飲。” 周實 《哭洗酲》詩:“紉蘭搴杜更多情,年年佳耦求 雲英 。”
素心人
心地純潔、世情淡泊的人。 晉 陶潛 《移居》詩之一:“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清 李漁 《慎鸞交·贈妓》:“難輕信,只怕榮華能變素心人。” 孫世偉 《次小柳和朴庵見貽韻》:“回首素心人已去,瑤華端不隔詩盟。” 蘇曼殊 《碎簪記》:“吾每日以‘勳爵勳爵,入閣入閣’諸名詞見累,正欲得素心人一談耳。”
李孫宸名句,午日以蘭佩貽周玉繩年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