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喜晴六韻(閏五月初三日)》
全文:
每有喜晴什,足知恐作霖。
昨宵原慶霽,今曙又愁陰。
急陣雖未久,覆杯倏已深。
須臾煙翳斂,即漸旭光臨。
近遠頻凝目,徘徊難厝心。
傍申雲散盡,遣郁乃成吟。
參考注釋
近遠
(1).指親近或疏遠的人。《漢書·公孫弘傳》:“其性意忌,外寬內深。諸常與 弘 有隙,無近遠,雖陽與善,後竟報其過,殺 主父偃 ,徙 董仲舒 膠西 ,皆 弘 力也。”
(2).近處和遠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颯秣建國》:“進止威儀,近遠取則。其王豪勇,鄰國承命。” 清 宋之繩 《梅花》詩:“漠漠凍雲連近遠,荒荒野月照清寒。”
(3).謂遠近的程度。 晉 木華 《海賦》:“徒識觀怪之多駭,乃不悟所歷之近遠。”《敦煌變文集·李陵變文》:“ 李陵 問:‘火去此門近遠?’左右報言:‘火去此間一里。’” 宋 陳克 《謁金門》詞:“訊息不知郎近遠,一春長夢見。”
(4).偏義複詞。謂遠。 元 無名氏 《替殺妻》楔子:“不多近遠有個員外,待要結義小人做兄弟。” 元 無名氏 《千里獨行》楔子:“[ 張虎 云:] 張飛 言道, 曹丞相 軍馬,偌近遠來到這裡,人困馬乏,他要今晚夜間,領兵來偷營刼寨。”
凝目
注目;凝視。 唐 劉象 《鷺鷥》詩:“幾日下巢辭紫閣,多時凝目向晴空。”《警世通言·一窟鬼癩道人除怪》:“他年清夢,千里猶到城陰溪曲,應有凌波,時為故人凝目。” 郭沫若 《高漸離》第四幕:“ 高漸離 立室中,凝目注視。”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厝心
關心,留意。《宋書·沉攸之傳》:“雖自上如此,豈敢厝心去留,歸還之事,伏聽朝旨。”
乾隆名句,喜晴六韻(閏五月初三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