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許景衡的《次韻周共叔五首·其四》
全文:
賜環初就日,弛擔又逾年。
老矣懷三徑,歸歟有幾錢。
報君慚犬馬,戀闕望雲天。
但得鄰顏巷,寧論負郭田。
參考注釋
賜環
亦作“ 賜圜 ”。舊時放逐之臣,遇赦召還謂“賜環”。語本《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環。” 楊倞 註:“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與之環則還,與之玦則絶,皆所以見意也。” 唐 張說 《出湖寄趙冬曦》詩之二:“ 湘浦 未賜環, 荊門 猶主諾。”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聞繫》:“自解一官,又經數載。 軾 兒謫任 武林 ,未獲賜環訊息; 轍 兒召居諫院,猶然落魄規模。” 清 陳康祺 《壬癸藏札記》卷一:“他書多稱 稚存 賜圜,由 文正 力,蓋非事實也。”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嗚呼 長素 ,何樂而為是耶?熱中於復辟以後之賜環,而先為是齟齬不了之語,以聳東胡羣獸之聽,冀萬一可以解免。”
就日
比喻對天子的崇仰或思慕。語出《史記·五帝本紀》:“ 帝堯 者, 放勛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 司馬貞 索隱:“如日之照臨,人鹹依就之,若葵藿傾心以向日也。”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序》:“固仰 長安 而就日,赴帝鄉以望雲。” 唐 李德裕 《奉和聖制南郊禮畢詩》:“三臣皆就日,萬國望如雲。”
弛擔
(1).放下擔子,息肩。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張道人異事》:“一日樵歸,於山道遇二道人對棊,弛擔就觀。”
(2).指推卸責任。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掣籤授官》:“初行時,主者既以權衡弛擔,幸謝揣摩,得者亦以義命自安,稍減怨懟,亦便計也。”
(3).指棲息。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追先寺》:“往雖弛擔為 梁 ,今便言旋闕下,有志有節,能始能終。” 元 黃溍 《杭州送兒侄歸里》詩:“息肩弛擔今何處?明朝過我 三釜山 。” 蔡有守 《師子林》詩:“今日嫁 吳門 ,弛擔輒訪尋。”
逾年
亦作“踰年”。1.謂時間超過一年。《公羊傳·莊公三十二年》:“君薨稱子某,既葬稱子,踰年稱公。” 漢 班固 《白*虎通·爵》:“不曠年無君,故逾年乃即位。” 唐 韓愈 《唐故贈絳州刺史馬府君行狀》:“夫人 滎陽 鄭氏 ……有賢行,侍君疾,逾年不下堂。” 宋 蘇舜欽 《答李銳書》:“但一詣門奉謝,又不相見,迄今將逾年矣。”
(2).一年以後;第二年。《太平廣記》卷四三七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齊瓊》:“逾年牝死,犬加勤効。”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二:“﹝ 朱昂 ﹞敭歷清貴三十年,晚以工部侍郎懇求歸 江陵 ,逾年方允。”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許公言》:“未數月, 子沖 一夕無疾而亡,踰年, 金 入寇。” 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卷二:“ 袁 逾年升 直 臬,仍治軍事。”
(3).經歷年歲。 章炳麟 《訄書·原人》:“ 義大利 初併於 日耳曼 ,逾年百五十,而 米蘭 與 倫巴多 人始立民主,斯其為殊類也。”
許景衡名句,次韻周共叔五首·其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