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祿的《多麗·為李雲田題周少君寶鐙坐月浣花圖和董文友韻》
全文:
認霜綃。
菸絲粉暈輕飄。
隱隱見、雲開花弄,一輪明月堆高。
桂如眉、雙描非敞,桃疑面、半朵同姚。
蜀錦為茵,齊紈作扇,微涼依約井桐搖。
應憐取、斷腸花色,欲並小鬟嬌。
還指點、銀瓶玉斗,緩汲徐澆。
看迷離、流黃殘影,徘徊懶下花梢。
露侵衣、宵猊欲盡,風吹帶、別鶴難調。
銀蒜愁搴,金荃羞詠,一庭花月冷纖腰。
知何處、陳王八斗,羅襪賦蘅皋。
空拋卻、畫中人在,良夜頻消。
參考注釋
蜀錦
中國四川出產的傳統的染色絲織品
齊紈
(1). 齊 地出產的白細絹。後亦泛指名貴的絲織品。《列子·周穆王》:“衣 阿 錫,曳 齊 紈。” 張湛 註:“ 齊 ,名紈所出也。” 南朝 梁元帝 《謝東宮齎辟邪子錦白褊等啟》:“鮮潔 齊 紈,聲高 趙 縠。” 唐 張籍 《酬朱慶餘》詩:“ 齊 紈未足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劉大白 《秋扇》詩:“只為你嬌軀弱體,不幸滿身皎潔被 齊 紈。”
(2).借指團扇。 清 陳維崧 《桃源憶故人·秋日曬扇見故人王湛斯畫柳賦此志感》詞:“別來往事消沉,只有齊紈在手。”《紅樓夢》第二三回:“水亭處處齊紈動,簾捲朱樓罷晚妝。”參見“ 齊紈素 ”。
依約
(1).依據;沿襲。《隋書·王劭傳》:“採民間歌謡,引圖書讖諱,依約符命,捃摭佛經,撰為《皇隋靈感誌》,合三十卷,奏之。” 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謹依約廟則,每歲以二至、二分暨正旦,與宗 積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書考異》:“出 孔 壁中者,盡後儒偽作,大抵依約諸經《論》《孟》中語,並竊其字句而緣飾之。”
(2).仿佛;隱約。 唐 劉兼 《登郡樓書懷》詩:“天際寂寥無雁下,雲端依約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詞:“風流妙舞,櫻桃清唱,依約駐行雲。” 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詩:“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約兩行書。” 胡懷琛 《與仲兄夜話》詩:“隔江依約聞絲竹,往事悽辛話亂離。”
(3).大約;大概。 唐 元稹 《和樂天示楊瓊》詩:“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十六七。” 宋 蘇軾 《江神子》詞之三:“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 湘靈 。”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十四章:“ 馮均 依約早到大半個時辰,他不知道開什麼會。”
(4).形容情意纏*綿。 元 舒遜 《感皇恩》詞:“誰道小窗蕭索?青燈相伴我,情依約。” 明 吳承恩 《千秋歲》詞:“芳草閒愁遠,情依約,寸心剛被春拘管。”
王士祿名句,多麗·為李雲田題周少君寶鐙坐月浣花圖和董文友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