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御園賜宴哈薩克蘇爾統俄羅斯等即席得句·其二》
全文:
勤遠寧同道出駹,畏懷幸致望風降。
傳觴何必稱瑤水,命舞還教出帝江。
眩耀口騰明吐火,倒投跟絓戲緣橦。
奉時行慶非誇富,錫命惟三協萬邦。
參考注釋
眩耀
(1).光彩奪目。眩,通“ 炫 ”。 漢 王充 《論衡·說日》:“仰察之,日光眩耀,火光盛明,不能堪也。”《東觀漢記·桓帝紀》:“以文罽為壇飾,淳金銀器,彩色眩耀。”
(2).眩暈。 漢 王充 《論衡·說日》:“仰察一日,目猶眩耀,況察十日乎?” 葉聖陶 《一個練習生》:“我閉一閉眼睛,待一陣眩耀過後,才細看全文。”
(3).迷惑;迷亂。《淮南子·氾論訓》:“嫌疑肖象者,眾人之所眩耀。” 宋 司馬光 《務實》:“如是則國家安若 泰山 而四維之也,又何必以文采之飾、歌頌之聲眩耀愚俗之耳目哉!” 葉聖陶 《倪煥之》十二:“他又有什麼新鮮的理想珍寶似地眩耀別人的眼睛么?”
(4).誇耀。眩,通“ 炫 ”。 清 毛祥麟 《對山餘墨·田臾傳》:“ 臾 攝衣謝,乃不輕自眩耀。”
眩燿:1.光彩奪目;閃耀。眩,通“ 炫 ”。《楚辭·劉向<九嘆·惜賢>》:“揚精華以眩燿兮,芳鬱渥而純美。” 王逸 註:“眩燿,光貌。” 漢 揚雄 《甘泉賦》:“光煇眩燿,隆厥福兮。”
(2).迷惑;迷亂。《漢書·東方朔傳贊》:“ 朔 之詼諧,逢占射覆,其事浮淺,行於眾庶,童兒牧豎莫不眩燿。”《後漢書·西南夷傳·莋都》:“是時郡尉府舍皆有雕飾,畫山神、海靈、奇禽、異獸,以眩燿之,夷人益畏憚焉。”《三國志·吳志·賀邵傳》:“沉淪近習之言,眩燿毀譽之實。”
吐火
(1).發出火光。《文選·揚雄<羽獵賦>》:“霹靂烈缺,吐火施鞭。” 李善 注引 應劭 曰:“火,電照也。”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十九:“鑽燧吐火,以續 湯谷 之晷;揮翮生風,而繼 飛廉 之功。”
(2).古代雜技節目。表演時以燃著物置於口中,噴吐火苗。 漢 張衡 《西京賦》:“吞刀吐火,雲霧杳冥。”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二:“其人有數術,能斷舌復續、吐火……其吐火,先有藥在器中,取火一片,與黍餹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張口,火滿口中。” 唐 王棨 《吞刀吐火賦》:“吞刀之術斯妙,吐火之能又玄。”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白須老臣的講道,矮胖侏儒的打諢,王是早已聽厭的了;近來便是走索,緣竿,拋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戲,也都看得毫無意味。”
倒投
把身體顛倒過來往下跌落。《文選·張衡<西京賦>》:“侲僮程材,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絓,譬隕絶而復聯。” 薛綜 註:“突然倒投身如將墜,足跟反絓(卦)橦上,若已絶而復連也。”
跟絓
見“ 跟掛 ”。
緣橦
即緣竿。《魏書·樂志》:“詔太樂、總章、鼓吹增修雜伎,造五兵……緣橦、跳丸、五案以備百戲。” 宋 梅堯臣 《依韻和集英殿秋宴》:“獸躍緣橦地,旗開踏鞠場。” 明 唐順之 《韈架》詩之一:“卻訝緣橦諸侲子,倒投絶足試輕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崔猛》:“緣橦技擊之術,頗以關懷。”參見“ 緣竿 ”。
乾隆名句,御園賜宴哈薩克蘇爾統俄羅斯等即席得句·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