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智孜的《四皓吟》
全文:
忠義合時難,雲林共掩關。
因秦生白髮,為漢出青山。
不顧金章貴,終披白氅還。
如今明新地,高躅更難攀。
參考注釋
如今
在這些日子裡;現在,當今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史記·項羽本紀》
如今咱們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學生
新地
舊時對於當代的諛稱。 晉 陸雲 《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熙光新地,邁勛九區。”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故與夫篇什,雜而集之,遠自 周 室,迄於新地,都為三十卷,名曰《文選》雲耳。” 唐 李白 《獻從叔當塗宰陽冰》詩:“吾家有季父,傑出新地英。” 清 金農 《新編拙詩四卷手自抄錄付女兒收藏雜題》詩之一:“新地空嗟骨相癯,常裁別體闢榛蕪。”
高躅
(1).崇高的品行。《晉書·隱逸傳贊》:“確乎羣士,超然絶俗,養粹巖阿,銷聲林曲。激貪止競,永垂高躅。” 唐 顏真卿 《臨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銘》:“體渾元之正性,秉弘毅之高躅。” 明 李東陽 《送南京國子祭酒謝公詩序》:“其他名師碩士,踵高躅而延餘光者,蓋亦多矣。”
(2).指有崇高品行的人。 宋 蘇舜欽 《送安素處士高文悅》詩:“近臣上薦書,天子渴高躅。”
(3).指歸隱。 唐 盧綸 《酬李端長安寓居偶詠見寄》:“唯當俟高躅,歸止共抽簪。”《太平廣記》卷七五引 唐 張讀 《宣室志·王先生》:“有 弘農 楊晦之 ,自 長安 東遊 吳 楚 。行至 烏江 ,聞先主高躅,就門往謁。”
(4).健步。
(5).比喻雄健豪邁的藝術風格。 唐 竇臮 《述書賦》:“高躅莫究其涯,雄風於焉已扇。”
(6).比喻藝術風格雄健豪邁的詩文作品。
釋智孜名句,四皓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