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郭印的《和元守中秋月夜韻》
全文:
曩為床痴兒未識床月,夜明喚作山陰雪。
翻笑老人立其下,皓彩亭亭映華發。
晦朔弦望總不知,三五那能問盈缺。
有時暮宿招提境,插天不愛金銀塔。
壯年觀覽稍好奇,眼看絕景一何稀。
中秋玩月定忘寢,往往連夕追輕肥。
歡呼共吸杯中影,旋瞻寶鏡天邊飛。
欲速嫦娥下霄漢,論心執手與同歸。
老來愛身如愛國,暑氣蘊隆驚吏酷。
況當夔子瘴癘地,白露溥空尚蒸溽。
可憐今宵月色涼,灩灩寒光滿坑谷。
不論貴賤及富貧,茅屋朱門皆變玉。
我亦乘興上層台,但無佳客同尊罍。
坐久歸來略假寐,床前見月床還推。
不知此夜為誰好,一曲長歌動九垓。
人生窮達何足算,但把餘齡付床杯。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可憐
(1) 值得憐憫
露出一副可憐相
(2) 數量少或質量壞得不值一提
可憐的家產
今宵
今夜。 南朝 陳 徐陵 《走筆戲書應令》詩:“今宵花燭淚,非是夜迎人。” 唐 雍陶 《宿嘉陵驛》詩:“今宵難作 刀州 夢,月色江聲共一樓。”
月色
月光
灩灩
亦作“灩灩”。亦作“灔灔”。1.水光貌。 南朝 梁 何遜 《望新月示同羈》詩:“的的與沙靜,灧灧逐波輕。” 唐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詩:“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明 劉基 《再次韻和十六夜月》:“金波灧灧將流瓦,玉礫熒熒恰近簷。” 趙朴初 《朝天措·北海夜泛同臣贊上座》詞:“ 西湖 仿佛,濛濛煙樹,灔灔波光。”
(2).水浮動貌。 唐 張籍 《朱鷺》詩:“避人引子入深壍,動處水紋開灧灧。” 金 元好問 《後灣別業》詩:“童童翠蓋桑初合,灩灩蒼波麥已勻。” 冰心 《寄小讀者》十四:“偷閒劃舟,抬頭望一望灩灩的湖波,低頭看滴達滴達消磨時間的手錶,心靈中真是太苦了。”
(3).指飄動貌。 唐 元稹 《通州丁溪館夜別李景信》詩:“蠡琖覆時天欲明,碧幌青燈風灩灩。”
(4).水盈溢貌。 唐 李群玉 《長沙陪裴大夫夜宴》詩:“泠泠玉漏初三滴,灩灩金觴已半酡。” 宋 歐陽修 《雪晴》詩:“悠悠野水來,灔灔西溪闊。”
寒光
慘白令人心寒的光
寒光一閃,刀已出鞘
坑谷
溝壑溪谷。 晉 葛洪 《抱朴子·登涉》:“入山而無術,必有患害……或令人迷惑狂走,墮落坑谷。”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止足》:“自喪亂已來,見託風雲,徼倖富貴,旦執機權,夜填坑谷,朔歡 卓 鄭 ,晦泣 顏 原 者,非十人五人也。” 宋 蘇轍 《次韻王鞏見贈》:“我舟得愁霖,牽挽脫坑谷。”
阬谷:溝壑溪谷。《史記·貨殖列傳》:“弋射漁獵,犯晨夜,冒霜雪,馳阬谷。不避猛獸之害,為得味也。” 晉 葛洪 《抱朴子·酒誡》:“或奔車走馬赴阬谷,而不憚以九折之阪為螘封。”《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十六年》:“出行必整隊伍,前導者長呼,則人皆奔迸,不避阬谷,路絶行者,國人甚苦之。”新、舊《唐書》並作“坑谷”。
郭印名句,和元守中秋月夜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