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六月雨,已似九秋涼

曾季貍白水寺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曾季貍的《白水寺》

全文:
暫假僧房憩,炎蒸覺頓忘。
誰知六月雨,已似九秋涼
石徑苔痕滑,稻花田水香。
鳴蟬休聒耳,容我此徜徉。

曾季貍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六月

《詩·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國語·晉語四》:“ 秦伯 賦《六月》。” 韋昭 註:“《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業。《小雅》其詩云:‘王於出征,以匡王國。’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國。’此言 重耳 為君,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後多用以指衛國定亂的正義之師。《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梁郊祀樂章》:“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於是竿木羣興,風雲畢會,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鋭。”

九秋

(1).指秋天。 晉 張協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鳴飇。” 南朝 宋 謝靈運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蕭索。” 唐 杜甫 《月》詩:“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華羅庚 《病中斗·寄老戰友》詩:“我身若蒲柳,難經九秋風。”

(2).指九月深秋。 唐 陸暢 《催妝五首》之一:“聞道禁中時節異,九秋香滿鏡臺前。” 元 無名氏 《看錢奴》第一折:“為甚么桃花向三月奮發、菊花向九秋開罷?”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昌黎集》:“菊有黃華則九秋矣,故秋懷以是終也。”

(3).九年。 漢 張衡 《南都賦》:“結九秋之增傷,怨西荊之折盤。” 唐 劉禹錫 《謫九年賦》:“古稱思婦,已歷九秋,未必有是,舉為深愁。” 傅尃 《次韻和湘荃、夢蘧聯句即寄》:“九秋客思三更夢,一夜西風滿地霜。”

(4).曲名。 晉 陸機 《日出東南隅行》:“丹脣含《九秋》。”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引此句,注云:“《九秋》,曲名。”

曾季貍名句,白水寺名句

詩詞推薦

  • 西村

    陸游宋代〕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荿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一首
  • 送高司直尋封閬州

    杜甫唐代〕丹雀銜書來,暮棲何鄉樹。驊騮事天子,辛苦在道路。司直非冗官,荒山甚無趣。借問泛舟人,胡為入雲霧。與子
  • 江神子/江城子

    劉仙倫宋代〕東風吹夢落巫山。整雲鬟。卻霜紈。雪貌冰膚,曾共控雙鸞。吹罷玉簫香霧濕,殘月墜,亂峰寒。解璫回首憶前歡
    誰知六月雨,已似九秋涼 詩詞名句
  • 寄題傅欽之學士濟源草堂

    蘇頌宋代〕大形南址直河津,君有茅廬泲水濱。蒼翠入檐藏絕景,潺湲繞舍隔囂塵。久游台閣忘聲利,長憶漁樵狎隱淪。待得
  • 姑蘇元夕

    孫嵩宋代〕茂苑長洲滿地春,吳兒歌舞逐時新。風流百巧花燈手,猶是夫差國里人。
    誰知六月雨,已似九秋涼 詩詞名句
  • 別王山人

    劉得仁唐代〕旨甘雖自足,未是祿榮親。尚逐趨時伴,多離有道人。山居衣以草,生寄藥隨身。不食長無疾,年知出十旬。
    誰知六月雨,已似九秋涼 詩詞名句
  • 題西湖十景三疊舊作韻·其八·平湖秋月

    乾隆清代〕春和駘蕩正油油,遠矣秋蟾弄影柔。卻是平湖自千古,豈知今昔有遷流。
  • 送吳正仲婺倅歸梅溪待闕

    梅堯臣宋代〕山水東陽去未去,朋親苕霅朝復朝。更無越相逃名舸,猶看吳王送女潮。海燕歸齊聲滿屋,溪梅開過子生條。明年
  • 頌古一百首

    釋智愚宋代〕玉簫吹徹鳳凰台,古殿深覺曉未開。滿地落花春已過,綠陰空鎖舊莓苔。
    誰知六月雨,已似九秋涼 詩詞名句
  • 惜春

    袁說友宋代〕不緣雨雪不緣風,九十風光半已窮。裊娜熟眠楊柳綠,夭嬈濃醉海棠紅。客懷不直韶光好,詩興猶因景物雄。投分
    誰知六月雨,已似九秋涼 詩詞名句
誰知六月雨,已似九秋涼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