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洪咨夔的《次韻西山》
全文:
山深莫道得春遲,雲漏晴光已大奇。
夾徑幽香吹艾納,隔林絕艷點燕支。
一川遠近迷漁屋,兩市東西認酒旗。
錦野著亭坡老後,曾來可惜獨無詩。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夾徑
小路兩側。 南唐 馮延巳 《清平樂》詞:“四園春早,夾徑抽新草。”
香吹
香風。 唐 駱賓王 《秋日山行簡梁大官》詩:“香吹分巖桂,鮮雲抱石蓮。” 唐 張喬 《和薛監察題興善寺古松》:“瘦根盤地遠,香吹入雲清。” 宋 楊萬里 《蕙花初開》詩:“西風澹無味,微度成香吹。”
艾納
亦作“ 艾蒳 ”。1.也稱大艾。菊科。木質草本植物,葉互生,春末開花。我國產於 廣東 、 廣西 和 台灣 等省、自治區。將其葉片蒸餾後所得艾粉,精煉成艾片(也稱冰片或艾腦香),可供藥用,有解熱、驅風、止痛、鎮靜之效。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艾納香》﹝集解﹞引 馬志 曰:“《廣志》云:艾納出西國,似細艾。”
(2).古松、梅等樹皮上生出的一種莓苔。有香氣。 唐 陸龜蒙 《苔賦》:“質被緑錢之美,香聞艾納之奇。” 宋 周密 《浩然齋雅談》卷中:“ 東坡 《梅》詩云:‘憑仗幽人收艾納,國香和雨入莓苔。’艾納,梅枝上苔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艾納香》﹝集解﹞引 馬志 曰:“《廣志》云:……松樹皮上緑衣,亦名艾納,可以和合諸香,燒之能聚其煙,青白不散。”
燕支
(1).草名。可作紅色染料。 晉 崔豹 《古今注·草木》:“燕支,葉似薊,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為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南史·齊紀下·廢帝海陵王》:“ 武帝 時以燕支為朱衣,朝士皆服之。” 唐 盧照鄰 《和吳侍御被使燕然》:“胡笳《折楊柳》, 漢 使採燕支。”
(2).即胭脂。一種紅色的顏料。婦女用作化妝品。亦用作國畫的顏料。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南都石黛,最發雙蛾;北地燕支,偏開兩靨。”一本作“ 燕脂 ”。 唐 殷堯藩 《吹笙歌》:“伶兒竹聲愁繞空, 秦 女淚溼燕支紅。” 宋 徐鉉 《稽神錄·司馬正彝》:“婦人云:‘至都,有好粉、燕支,宜以為惠。’” 王闓運 《到廣州與婦書》:“燕支塗頰,上連雙眉。”
(3).泛指紅色。 唐 白居易 《題郡中荔枝詩十八韻兼寄萬州楊八使君》:“燕支掌中顆,甘露舌頭漿。”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九:“薜荔風號義士魂,燕支土蝕佳人骨。” 清 惜秋 旅生 《維新夢·採礦》:“一鑪光影迸燕支,好把陶鎔著意施。”
(4).指美女。 清 厲鶚 《和余葭白題唐子畏畫韓熙載夜宴圖》:“門生解事執樂句,燕支拍碎聲穿空。” 王闓運 《哀江南賦》:“紅粉之樓遂圮,燕支之色無多。”
(5).喻鮮血。 清 厲鶚 《洪襄惠公園中峰石歌》:“金閨妖血無人見,塞上燕支洗羅薦。” 古直 《惜哉行》:“濺上燕支幾點紅,更開明堂來論功。”
(6).古劍名。《廣雅·釋器》:“魚腸、醇鈞、燕支……劍也。”
(7). 漢 時 匈奴 王單于正妻的稱號。 唐 李白 《秋思》詩:“燕支黃葉落,妾望 白登臺 。”一本作“ 閼氏 ”。
(8).山名。 唐 李白 《王昭君》詩之一:“ 燕支 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王琦 注引《元和郡縣誌》:“ 燕支山 ,一名 刪丹山 ,在 丹州 刪丹縣 南五十里。東西百餘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與 祁連 同。”
(9).泛指北地;邊地。 唐 李白 《代贈遠》詩:“ 燕支 多美女,走馬輕風雪。” 元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下:“ 越 人北向 燕支 ,回首望 雁峰 天一涯。” 清 屈大均 《寄沉陽剩人和尚》詩:“莫厭天花隨玉麈,何妨霜鬢老 燕支 。”
洪咨夔名句,次韻西山名句
名句推薦
東省追班聯玉筍,北扉侍直賜金蓮
王弘誨《送宗伯趙公 * 北上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