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回的《喜賓暘再來三橋次舊韻二首》
全文:
擬撩社瓮共治聾,難向春泥覓雁蹤。
每嘆寄書多不達,孰知行役巧相逢。
道衣染褐驚新制,醉鼻添皻失老容。
盡日攜兒往何處,歸途燈暗夜鳴鐘。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寄書
傳遞書信。 北周 庾信 《竹杖賦》:“親友離絶,妻孥流轉; 玉關 寄書, 章臺 留釧。”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 宋 陸游 《箜篌謠寄季長少卿》之二:“寄書何時到, 江 漢 春茫茫。”《水滸傳》第三一回:“他知道我殺了 閻婆惜 ,每每寄書來與我,千萬教我去寨里住幾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忽有客自 東粵 來,寄 陶生 函信。發之,則囑姊歸焉。考其寄書之日,即妻死之日。”
不達
(1).不明白;不通達。《尹文子·大道下》:“貧則怨人,賊則怨時……是不達之過,雖君子之郵,亦君子之恕也。”《漢書·元帝紀》:“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2).不通暢。《楚辭·九章·惜誦》:“情沉抑而不達兮,又蔽而莫之白。” 姜亮夫 校註:“謂情沉抑而不通利也。”
(3).不得志;不顯貴。《史記·樂毅列傳》:“ 商容 不達,身祇辱焉。” 晉 左思 《詠史》詩之七:“ 主父 宦不達,骨肉還相薄。”
孰知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禮論》:“孰知夫禮義文理之所以養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別》詩:“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唐 韓愈 《復志賦》:“窺前靈之逸跡兮,超孤舉而幽尋,既識路又疾驅兮,孰知餘力之不任。”
行役
(1).舊指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而出外跋涉。《詩·魏風·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周禮·地官·州長》:“若國作民而師田行役之事,則帥而致之。” 賈公彥 疏:“行謂巡狩,役謂役作。” 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行役戍備,自古有之,非獨今也。” 唐 戴叔倫 《將巡郴永途中作》詩:“行役留三 楚 ,思歸又一春。”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計之,二十歲而入伍,五十歲而出伍,始終三十年,止歷七踐更耳。”
(2).泛稱行旅,出行。 南朝 梁 柳惲 《搗衣詩》:“行役滯風波,遊人淹不歸。” 唐 李白 《估客行》:“海客乘天風,將船遠行役,譬如雲中鳥,一去無蹤跡。”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三:“天下名山福地,類因行役窮日力,且為姑俟回程來觀之語所誤,竟失一往,貽終身之恨者多矣。” 清 戴名世 《憂庵記》:“余好游,時時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憂庵也。” 郁達夫 《星洲既陷厄蘇島困孤舟中賦此見志》詩:“傷亂倦行役,西來又一關。”
相逢
彼此遇見;會見
偶然相逢
方回名句,喜賓暘再來三橋次舊韻二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