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吳彬十八應真圖歌》
全文:
貫休十八應真圖,文中斯別開生面。
形狀奇怪夙所稱,耳熟聞之目新見。
蒼鱗若龍若非龍,擎爪來聞法以現。
據樹坐揓缽多羅,鴉鵲來餐香積飯。
飄然白鶴駕以降,屈眴七條披已慣。
數珠在手把明珠,自搖箑其貌顢頇。
端立左鈴而右杵,扶童者回顧彼岸。
是皆渡海履水物,水物猙獰名不辨。
伯持貝葉仲舍羅,白澤曳輪坐以晏。
別有袖手乘騫槎,相參法喜作佳伴。
據石入定若無入,牛哀跪伏如貓豢。
傍見共咨二大士,其一默坐一持扇。
似步而回更回顧,臃腫披緇目光炫。
跏趺相對談二禪,雲空雲色色空幻。
是為不二法之宗,繡佛居士說法遍。
向曾韻統考同文,位號次第訂梵漢。
莆田畫者不羈士,傳神何礙後前舛。
長歌笑我尚拘墟,山陰訝似鏡中按。
參考注釋
水物
水中生物;水產。《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龍,水物也。” 晉 左思 《蜀都賦》:“水物殊品,鱗介異族,或藏蛟螭,或隱碧玉。”《南史·徐羨之傳》:“城北有陂澤,水物豐盛。”《南史·謝靈運傳》:“ 會稽 東郭有 回踵湖 , 靈運 求決以為田, 文帝 令州郡履行。此湖去郭近,水物所出,百姓惜之, 顓 堅執不與。”
猙獰
(1).兇惡。指性情、行為或狀貌十分可怕。 元 楊梓 《豫讓吞炭》第二折:“往常你統著兵車百乘,如今卻落不的折箭半莖,卻甚不動刀鎗自太平。你也忒跋扈,忒猙獰。”《說岳全傳》第十五回:“分明是狠金剛下降,卻錯認開路神猙獰。” 老舍 《四世同堂》九:“還有許多西洋人在 北平 ,東洋的武士須戴上一張面具,遮蓋上猙獰的面孔。”
(2).猶兇猛。 明 李東陽 《題畫鷹送羅緝熙》詩:“大鷹猙獰爪抉石,側目空巖睨秋碧。”
乾隆名句,吳彬十八應真圖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