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春閣得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皆春閣得句原文

一氣貞元斡運新,善哉無物不皆春。

可知泯識草木類,亦覺胥蒙天地仁。

豈獨層樓擅享帚,由來薄海普含鈞。

十行詎祇稱數典,在有恩膏沛以真。

詩詞問答

問:皆春閣得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皆春閣得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皆春閣得句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七十

參考注釋

一氣

(1) 一舉,一次,不間斷地

一氣呵成

(2) 同一幫派,聲氣相通;同夥

他們通同一氣

(3) 一陣(多含貶義)

瞎鬧一氣

貞元

(1).純正。語本《易·乾》:“元亨利貞。” 高亨 註:“乾,卦名,天也。元,善也。亨,美也。利,利物也。貞,正也。天有善、美、利物、貞正之德……《文言》謂君子亦有此德。” 南朝 梁 江淹 《五侍中為南蠻校尉詔》:“侍中領祕書監驍騎將軍 奐 ,秉心貞元,志局開亮,績譽之美,在公屢彰。”

(2).古以元亨利貞喻春夏秋冬,故借指時令的周而復始和天道人事的轉換。 明 張居正 《賀冬至表》:“紀貞元而應度,按時令以承禧。” 清 葉廷琯 《梅孫以甲乙元旦詩見示依韻和之》:“世事偶然成剝復,天心於此見貞元。”參見“ 貞下起元 ”。

斡運

訴說

斡運衷情

善哉

(1) 讚美之詞。即“好啊”

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左傳·昭公十六年》

(2) 後為僧人用作表示驚嘆的口頭語,既可以表示讚許,又可以表示不滿,猶言“罪過”

無物

不存在東西;空洞

可知

見“ 可知道 ”。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豈獨

難道只是;何止。《左傳·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遺德刑,以伯諸侯,豈獨遺諸敝邑,敢私布之。”《莊子·胠篋》:“然而 田成子 一旦殺 齊 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邪?並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 唐 杜甫 《有感》詩之四:“終依古封建,豈獨聽簫韶?”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四:“使朝廷與 夏國 歡好如初,生民重見太平,豈獨 夏國 之幸,乃天下之幸也。” 清 黃遵憲 《四用前韻》:“豈獨 漢 唐 無此禍,五洲驚怪國人狂。”

層樓

高樓。 漢 繁欽 《建章鳳闕賦》:“象玄圃之層樓,肖華蓋之麗天。” 宋 張先 《卜運算元慢》詞:“縱西北層樓萬尺,望重城那見。” 元 薩都剌 《層樓即事》詩:“半空雲氣層樓暗,四月 江 南欲雨天。” 賀敬之 《雷鋒之歌》:“我胸中的層樓呵,有八面來風!”

享帚

見“ 享帚自珍 ”。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薄海

(1).到達海邊。語本《書·益稷》:“州十有二師,外薄四海,鹹建五長。” 孔穎達 疏:“外迫四海,言從京師而至於四海也。”《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 常山 以南, 大行 左轉,度 河 濟 , 阿 甄 以東薄海,為 齊 趙 國。”

(2).泛指海內外廣大地區。 宋 陳亮 《祭丘宗卿母碩人臧氏文》:“閨閫之懿不出於鄉閭,而足以起薄海之敬。” 清 顧炎武 《恭謁高皇帝御容於靈谷寺》詩:“萬方多蹙蹙,薄海日喁喁。” 陳毅 《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狡魔不敢拒,出獄在 巴 東。歡聲騰薄海,君立萬山峰。”

十行

《後漢書·循吏傳序》:“其( 光武帝 )以手跡賜方國者,皆一札十行,細書成文。”後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詔書。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伏以聖主中興,九譯戴同文之治;名王內附,十行承賜札之恩。”

數典

歷舉典故。《鏡花緣》第八十回:“近日還有一種數典的,終日拿著類書查出許多。” 章炳麟 《辨詩》:“詩又與議奏異狀,無取數典, 鍾嶸 所以起例,雖 杜甫 媿之矣。”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五篇:“惟於小説又復論學説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牘而不能自已,則博識多通又害之。”

恩膏

猶恩澤。 清 林則徐 《擬諭英吉利國王檄》:“至夷商來至內地,飲食居處,無非天朝之恩膏;積聚豐盈,無非天朝之樂利。”參見“ 恩澤 ”。

詩詞推薦

  • 依韻和梅聖俞從登東樓三首

    王珪唐代〕五雲扶闕對南山,風獵丹丘燒影還。鳳苔斗回天北畔,瑤台直到海中間。漏寒錦賬遲歸夢,波暖金鐘艷醉顏。誰在
    皆春閣得句原文_皆春閣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書感

    陸游宋代〕我欲哭窮途,所懼世俗驚,出門復入門,掩淚且吞聲。唐虞邈難繼,周孔不復生,承學百世下,我輩責豈輕。楊墨
  • 寄權器

    皇甫冉唐代〕露濕青蕪時欲晚,水流黃葉意無窮。節近重陽念歸否,眼前籬菊帶秋風。
    皆春閣得句原文_皆春閣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良鄉道中即事·其四

    乾隆清代〕遙看塔影似針懸,忽值行宮綠柳前。待到迴鑾此郊勞,始稱一路事成全。
  • 江閣夜

    趙汝鐩宋代〕小閣臨江迥,疏簾帶霧鉤。雲鴻遙影滅,灘月碎光流。詩思偏宜夜,衰髯不耐秋。漁燈三兩點,隱隱荻花洲。
  • 邯鄲驛

    范成大宋代〕長安大道走邯鄲,倚瑟佳人悵望間。若見膻腥似今日,漢宮何用憶關山!
    皆春閣得句原文_皆春閣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張同府菊會再和·其六

    吳璉明代〕結得松亭翠竹南,竹松清影倒澄潭。清懷正擬閒吟弄,下筆深疑助笑談。莘野壟頭粳正熟,柴桑籬下菊頻簪。故人
  • 長城

    李之世明代〕長城迤萬里,落日照黃榆。飲馬交河裂,揮戈塞草枯。陰山連獵火,寒磧度飛芻。何限紆金印,橫行誰伏胡。
  • 早寒

    畢仲游宋代〕十月清宵永,空齋已怯寒。霜籬飛葉密,風案拂沙乾。晏叔狐裘穩,公孫布被完。檐澌方綴瓦,井凍漸封乾。飽食
  • 憂旱

    吳亮明代〕峨峨元岳與天齊,此日臨風一振衣。極目不知千里遠,舉頭惟見萬山低。乾坤何處容孤赤,雲漢於今嘆孑遺。豈是
  • 和黃彥華帥機六言十首

    劉克莊宋代〕子美花狂已減,玉川茶興方濃。耕處偶逢沮溺,池邊懶送夔龍。
    皆春閣得句原文_皆春閣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夜宿延平水東二首

    陳藻宋代〕晚向溪西岸上行,溪東一帶水為城。兩山相距能多少,聽盡傍邊叫賣聲。
    皆春閣得句原文_皆春閣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瞿唐峽

    陽枋宋代〕萬太危民水墨圖,江流帶窄映雲衢。莫怪波平瀾不倒,回狂灩澦一峰孤。
  • 十里

    趙師秀宋代〕烏紗巾上是黃塵,落日荒原更恐人。竹里怪禽啼似鬼,道傍枯木祭為神。亦知遠役能添老,無柰高眠不救貧。此地
  • 桃源憶故人

    何澹宋代〕拍堤芳草隨人去。洞口山無重數。翦朝露成樹。爭晚漁翁住。今人忍聽秦人語。只有花無今古。欲飲仙家壽醑。記
    皆春閣得句原文_皆春閣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贈曾相士二首

    楊萬里宋代〕拋了儒書讀相書,卻將冷眼看諸儒。曾生肯伴誠齋否?共個漁舟入五湖。
    皆春閣得句原文_皆春閣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登金華觀

    陳子昂唐代〕白玉仙台古。丹丘別望遙。山川亂雲日。樓榭入煙霄。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還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皆春閣得句原文_皆春閣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別恨)

    姚寬宋代〕夢中不記江南路。玉釵翠鬢驚春去。午醉晚來醒。暝煙花上輕。紅綃空浥淚。錦字憑誰寄。衫薄曖香銷。相思雲水
    皆春閣得句原文_皆春閣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 青峰寺六韻

    乾隆清代〕初地今初到,青峰最上峰。千秋金相好,一朵翠芙蓉。松籟風中靜,莎茵雨後濃。福田非所慕,淨業偶相從。境是
  • 題長安薛員外水閣

    姚合唐代〕亭亭新閣成,風景益鮮明。石盡太湖色,水多湘渚聲。翠筠和粉長,零露逐荷傾。時倚高窗望,幽尋小逕行。林疏
    皆春閣得句原文_皆春閣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
皆春閣得句原文_皆春閣得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