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顏真卿的《七言重聯句》
全文:
頃持憲簡推高步,獨占詩流橫素波。
——顏真卿。
不是中情深惠好,誰能千里遠經過。
——顏真卿。
詩書宛似陪康樂,少長還同宴永和。
——皇甫曾。
夜酌此時看碾玉,晨趨幾日重鳴珂。
——皇甫曾。
萬井更深空寂寞,千方霧起隱嵯峨。
——李崿。
熒熒遠火分漁浦,歷歷寒枝露鳥窠。
——李崿。
漢朝舊學君公隱,魯國今從弟子科。
——陸羽。
只自傾心慚煦濡,何曾將口恨蹉跎。
——陸羽。
獨賞謝吟山照耀,共知殷嘆樹婆娑。
——皎然。
華轂苦嫌雲路隔,衲衣長向雪峰何。
——皎然
參考注釋
華轂
華美的車子。轂,車輪中穿軸安輻部件
朱輪華轂。——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雲路
(1).雲間,天上。 隋 江總 《游攝山棲霞寺》詩:“煙崖憇古石,雲路排征鳥。” 唐 王勃 《馴鳶賦》:“質雖滯於城闕,策已成於雲路。” 明 屠隆 《綵毫記·汾陽報恩》:“多謝神明救妾身。若非雲路金戈現,怎免 崑岡 玉石焚。” 清 譚嗣同 《述懷》詩:“瀏瀏飄天風,雲路將翔翱。”
(2).上天之路,升仙之路。 南朝 齊 謝超宗 《昭夏樂》:“神娛展,辰斾回。洞雲路,拂琁階。”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上》:“ 公房 升仙之日,壻之行未還,不獲同階雲路。”《雲笈七籤》卷九九:“飄飄上雲路,黯黯入長宵。” 元 白樸 《梧桐雨》第一折:“他此夕把雲路鳳車乘,銀漢鵲橋平。”
(3).高山上的路徑。 唐 盧照鄰 《贈益府裴錄事》詩:“青山雲路深,丹壑月華臨。” 唐 儲光羲 《游茅山》詩之二:“巾車入雲路,理棹瑤溪行。” 明 黎民表 《同鄺別駕蔡山人登九成台》詩:“烽塵正屬談兵日,雲路誰為出世心。”
(4).指遙遠的路程。 南朝 陳 張正見 《從軍行》:“鴈塞秋聲遠,龍沙雲路迷。” 唐 錢起 《登復州南樓》詩:“故人云路隔,何處寄瑤華。” 元 李子中 《賞花時·怨別》套曲:“一自 陽臺 雲路杳,玉簪折難覓鸞膠。”
(5).比喻仕途,高位。《晉書·皇甫謐傳》:“子其鑒先哲之洪範,副聖朝之虛心,沖靈翼於雲路,浴天池以濯鱗。” 南朝 宋 鮑照 《侍郎滿辭閣》:“臣所居職限滿,今便收跡,金閨雲路,從茲自遠。”
衲衣
(1).僧衣。《南齊書·張欣泰傳》:“ 欣泰 通涉雅俗,交結多是名素。下直輒遊園池,著鹿皮冠,衲衣錫杖。” 唐 賈島 《崇聖寺斌公房》詩:“落日寒山磬,多年壞衲衣。”《資治通鑑·後晉齊王開運二年》:“ 仁達 欲自立,恐眾心未服,以 雪峯寺 僧 卓巖明 素為眾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過膝,真天子也。’相與迎之。己亥,立為帝,解去衲衣,被以袞冕,帥將吏北面拜之。” 清 黃景仁 《慈光寺前明鄭貴妃賜袈裟歌》:“銅駝荊棘尋常見,何論區區一衲衣。”
(2).代稱僧人。 宋 梅堯臣 《僧可真東歸因謁范蘇州》詩:“野策過寒水,山童護衲衣。” 清 顧炎武 《楚僧元瑛談湖南三十年來事作四絕句》之四:“夢到江頭橘柚林,衲衣桑下愜同心。”
(3).道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四·傅山父子》:“亂後,夢天帝賜以黃冠衲衣,遂為道士裝。”
(4).補綴過的衣服。泛指破舊衣服。 宋 吳淑 《江淮異人錄·建康貧者》:“時盛寒,官方施貧者衲衣。見其劇單,以一衲衣與之。辭不受。”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韓文靖公事輯》:“ 熙載 嘗著衲衣負筐,令門生 舒雅 執手版,乞食諸姬院,以為笑樂。”
雪峰
積雪的山峰。 唐 杜甫 《出郭》詩:“遠煙鹽井上,斜景雪峰西。” 元 袁桷 《上京雜詠》之六:“天錫清涼國,晴霞綻雪峰。” 權寬浮 《牧場雪蓮花》:“我跟他們一道走到外面,望著那燦爛的雪峰和羊群。”
顏真卿名句,七言重聯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