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

作者:祁順 朝代:明代

原文

國家構明堂,匠士貯群木。

而況求賢才,所重在科目。

南宮集多士,文字數千束。

儒臣明藻鑒,奉詔司校讀。

十人共昨夕,接座聯燈燭。

淘沙揀精金,剖石搜美玉。

心思無怠遑,目力費重複。

滿場耀兵甲,戰勝如剖竹。

盈箱積縑練,輕素窘邊幅。

我本甲科人,弱矢掛正鵠。

身逢明盛時,大雅歌棫樸。

一官愧無補,徒食太倉粟。

茲來獲同事,有幸蒙齒錄。

初心期不負,古道豈難復。

勉哉持寸公,庶以竭庸碌。

詩詞問答

問:《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的作者是誰?答:祁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祁順的名句有哪些?答:祁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五部

參考注釋

國家

(1) 長期占有一塊固定領土,政治上結合在一個主權政府之下的人民的實體;一種特定形式的政府、政體或政治上組織起來的社會

世俗國家

福利國家

* 國家

在中國,鐵路屬於國家

國家機器

國家監獄

國家銀行

國家所有制

國家社會主義

國家資本主義

國家大事

*

我們的權利受國家保護

國家之首

國家安全

(2) 由一個民族或多個民族組成並且具有或多或少確定的領土和一個政府的人民的共同體

中國是有成文憲法的國家

西方國家

新近獨立的國家

國家的形勢

這是個英雄的國家

(3) 由人民共同體所占據的土地

亞洲國家

殖民地國家

這個國家有幾條大河

在這個國家的各個角落

第三世界國家

他曾在許多國家居住過

美麗的國家

明堂

(1) 〈方〉∶打曬糧食的場地;院子

(2)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舉行大典的地方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樂府詩集·木蘭詩》

而況

連詞。何況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宋· 蘇軾《石鐘山記》

賢才

亦作“ 賢材 ”。才智出眾的人。《書·鹹有一德》:“仕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論語·子路》:“ 仲弓 為 季氏 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劉寶楠 正義:“賢才,謂才之賢者。”《晉書·劉弘傳》:“ 弘 乃給其田種糧食,擢其賢才,隨資敍用。” 宋 蘇軾 《應詔論四事狀》:“忠言有壅而未達,賢材有抑而未用。”《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令戒飭官吏,網羅賢才,收恤都市貧民。” 章炳麟 《辨詩》:“至於哀窈窕,思賢材,言辭溫厚,而蹈厲之氣存焉。”

科目

(1)

(2) 學術等按不同性質劃分的類別

(3) 學校教學中指課程名目

(4) 古代分科取士的名目,始自隋唐

(5) 會計賬目

南宮

複姓

多士

古指眾多的賢士。也指百官。《書·多方》:“猷告爾有方多士,暨 殷 多士。”《詩·大雅·文王》:“濟濟多士, 文王 以寧。” 晉 盧諶 《答魏子悌》詩:“多士成大業,羣賢濟弘績。”《北齊書·慕容紹宗傳》:“公既身控神兵,心執忠義,忽欲殲夷多士,謂非長策,深願三思。” 唐 白行簡 《李娃傳》:“當礱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連衡多士,爭霸羣英。” 清 黃遵憲 《陸軍官學校開校》詩:“廣廈千萬間,多士宅爾宅。”

文字

(1)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說文解字敘》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順

(3) 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4) 文書;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儒臣

(1). 漢 稱博士官為儒臣。 漢 揚雄 《百官箴·博士箴》:“儒臣司典,敢告在賓。”

(2).泛指讀書人出身的或有學問的大臣。《新唐書·宗室宰相傳·李福》:“ 大中 時, 党項羌 震擾,議者以將臣貪牟產虜怨,議擇儒臣治邊。” 宋 陳亮 《及第謝恩和御賜詩韻》:“復讎自是平生志,勿謂儒臣鬢髮蒼。”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太宗讀金史》:“曾命儒臣翻譯《三國志》及 遼 、 金 、 元 史、性理諸書,以教國人。”

藻鑒

見“ 藻鑑 ”。

亦作“ 藻鑒 ”。1.品藻和鑑別(人才)。 唐 劉禹錫 《上門下武相公啟》:“藻鑒之下,難逃陋容。”《剪燈餘話·瓊奴傳》:“特召二生,仍請前輩之善藻鑑者,使潛窺之。” 清 顧炎武 《挽殷公子岳》詩:“憶昔過從日,偏承藻鑑殊。”

(2).引申為擔任品評鑑別人才的職務。 唐 杜牧 《崔璪除刑部尚書制》:“擢任藻鑑,旋職牢籠,材皆適宜,官無逋事。”

奉詔

(1).接受皇帝的命令。《史記·呂太后本紀》:“王且亦病,不能奉詔。”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 崇文 奉詔,進退規矩。”《玉嬌梨》第十一回:“原來 吳翰林 奉詔還京,擇了吉日起行。”

(2).猶稱旨。 宋 錢愐 《錢氏私志》:“ 敏甫 告 岐公 云:‘近有一 錢少監 子,風骨不羣,文采富贍,恐可奉詔。’”

校讀

審閱校訂。 魯迅 《書信集·致王志之》:“所以你的小說,也只能大略一看,難以靜心校讀,有所批評了。”

燈燭

油燈和蠟燭;泛指燈光

淘沙

(1).沖刷沙礫;汰除沙礫。 唐 劉禹錫 《浪淘沙》詞之九:“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後波生。”《五燈會元·德山鑒禪師法嗣·雪峰義存禪師》:“師在 洞山 ,作飯頭,淘米次, 山 問:‘淘沙去米,淘米去沙?’師曰:‘沙米一時去。’”

(2).淘沙取金。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金石》:“ 峒 民以淘沙為生,抔土出之,自然融成顆。”《元史·劉秉忠傳》:“珍貝金銀之所出,淘沙鍊石,實不易為。”

精金

精煉的金屬。亦指純金。《後漢書·鮮卑傳》:“精金良鐵,皆為賊有。” 南朝 梁簡文帝 《鏡象詩》:“精金宛成器,懸鏡在高堂。”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聖人之所以為聖,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慾之雜,猶精金之所以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無銅鉛之雜也。”

心思

(1) 主意

他產生了一個好心思

(2) 智慧

挖空心思地去想辦法

(3) 願望,想做某事的心境

他沒心思去看電影

怠遑

亦作“ 怠皇 ”。懈怠而閒暇。《詩·商頌·殷武》:“不僭不濫,不敢怠遑。”《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引作“怠皇”, 杜預 註:“不敢怠懈自寬暇。”《文選·張衡<東京賦>》:“荷天下之重任,匪怠皇之寧靜。” 薛綜 註:“怠,懈也;皇,暇也。言無有懈怠於寧靜者。”《後漢書·楊震傳》:“留思庶政,無敢怠遑。” 明 宋濂 《上天竺慈光妙應普濟師東溟日公碑銘》:“師知緣契在斯,夙夜德心,罔敢怠遑。”

目力

視力

一個目力很好的年青人

重複

(1) 同樣的東西再次出現;按原來的樣子再次做

每字有二十餘印,以備一板內有重複者。——沈括《夢溪筆談》

重複朗讀

(2) 再一次或反覆說或做

報紙天天重複老訊息

兵甲

(1) 兵器和甲冑,泛指武器裝備

今南言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諸葛亮《出師表》

(2) 指戰爭

明言章理,兵甲愈起。——《戰國策·秦策一》

勝如

超過

她繼母對她非常好,勝如她的親生母親

剖竹

古代授官封爵,以竹符為信。剖分為二,一給本人,一留朝廷,相當於後來的委任狀。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始寧墅》詩:“剖竹守滄海,枉帆過舊山。” 宋 司馬光 《謝提舉崇福宮表》:“剖竹 雍都 ,蔑聞於治教。”參見“ 剖符 ”。

縑練

煮熟的細絹。《急就篇》卷二:“綈絡縑練素帛蟬。” 顏師古 註:“縑之言兼也。並絲而織。練者,煮縑而熟之。”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夫羅紈文繡者,人君后妃之服也;繭紬縑練者,婚姻之嘉飾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桑柘》:“用鹽殺繭,易繰而絲肕。日曝死者,雖白而薄脆,縑練衣著,幾將倍矣;甚者,虛失歲功。”

輕素

(1).輕而薄的白色絲織品。 元 趙孟頫 《題商德符學士<桃源春曉圖>》詩:“ 瀛洲 仙客知仙路,點染丹青寄輕素。”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腰機式》:“凡織杭西、羅地等絹,輕素等綢,銀條、巾帽等紗,不必用花機,只用小機。”

(2).借指用輕薄的白色絲織品做的衣服。 唐 徐彥伯 《孤燭嘆》詩:“煖手縫輕素,嚬蛾續斷弦。” 宋 楊萬里 《雨後曉登碧落堂》詩:“天衣異人世,一色製輕素。”

(3).簡約,簡單樸素。《南史·王珍國傳》:“罷任還都,路經 江州 ,刺史 柳世隆 臨渚餞別,見 珍國 還裝輕素,嘆曰:‘此真良二千石也。’”

邊幅

布帛的邊緣,比喻人的儀表、衣著

不修邊幅

本甲

(1).主力部隊。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擒龐涓》:“吾末甲勁,本甲不斷。”

(2).該甲。甲,舊時戶口編制單位。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編審·立局親審》:“如審某里某甲,本甲戶長,先投戶單,逐戶喚問。”

正鵠

(1).箭靶的中心。《禮記·中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鄭玄 註:“畫布曰正,棲皮曰鵠。” 陸德明 釋文:“正、鵠皆鳥名也。一曰:正,正也;鵠,直也。大射則張皮侯而棲鵠,賓射張布侯而設正也。” 唐 李鹹用 《和友人喜相遇》詩之一:“且固初心希一試,箭穿正鵠豈無緣。” 王闓運 《李仁元傳》:“然子知射乎?志正體直以求正鵠,此射者之所能也。”

(2).正確的目標。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驚奇>小引》:“丁卯之秋事,附膚落毛,失諸正鵠,遲迴 白門 ,偶戲取古今所聞一二奇局可紀者演而成説,聊舒胸中磊塊。” 孫中山 《北伐宣言》:“革命之目的縱未能完全達到,然不失正鵠,以日躋於光明,則有斷然者。” 蔡元培 《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只要在心理上使學生徹底明白體育的目的,是為鍛鍊自己的身體,不是在比賽爭勝上,要使他們望正鵠做去。”

明盛

(1).昌明興盛。亦指盛世。 漢 揚雄 《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處不諱之朝。” 唐 高適 《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詩:“幸逢明盛多招隱,高山大澤徵求盡。” 唐 李翱 《答皇甫湜書》:“詞句足以稱讚明盛,紀一代功臣賢士行跡。”

(2).旺盛;強盛。 漢 王充 《論衡·道虛》:“膚溫腹飽,精神明盛。” 宋 范仲淹 《再奏乞兩府兼判》:“雖有夷狄,而中國明盛,彼不我輕。”

(3).指美好的盛德。《文選·班固<典引>序》:“雖不足雍容明盛萬分之一,猶啟發憤滿,覺悟童蒙。” 呂延濟 註:“言不足以言天子美明之盛德。”

雅歌

(1).伴以雅樂歌唱的詩歌。《漢書·藝文志》:“《雅歌詩》四篇。” 王先謙 補註:“舊雅樂四曲:一曰《鹿鳴》,二曰《騶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聲辭。此四篇豈即四曲歟?”《通志·樂一》有 南朝 梁武帝 《雅歌》十二曲,即《俊雅》、《皇雅》等,郊廟朝廷用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創定雅歌,以詠祖宗。”《隋書·音樂志下》:“時散騎侍郎 鄧靜 善詠雅歌,樂師 尹胡 能習宗祀之曲。”

(2).風雅的歌吟。 三國 魏 嵇康 《遊仙詩》:“臨觴奏《九韶》,雅歌何邕邕。” 宋 趙鼎臣 《念奴嬌·送王長卿赴河間司錄》詞:“萬柳亭邊,雅歌堂上,醉倒春風裡。”《三國演義》第一○四回:“好看緑陰清晝里,於今無復雅歌聲。”

棫樸

1.白桵和枹木。《詩·大雅·棫樸》:“芃芃棫樸,薪之槱之。” 毛 傳:“棫,白桵也。朴,枹木也。”《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三·北齊南郊樂歌》:“玉帛載升,棫樸斯燎。”一說即白蕤。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一:“今 關中 有白蕤,棫樸也,芃芃叢生,民多採作薪。”

2.《詩·大雅》中的篇名。該篇詩序稱是詠“ 文王 能官人也”,故多以喻賢材眾多。《詩·大雅·棫樸》:“芃芃域朴,薪之槱之。” 毛 傳:“山木茂盛,萬民得而薪之;賢人眾多,國家得用蕃興。”《梁書·裴子野傳》:“伏惟皇家淳耀,多士盈庭,官人邁乎 有嬀 ,棫樸越於 姬氏 。” 嚴復 《救亡決論》:“棫樸叢生,人文盛極。”

無補

沒有補益,無益

這樣恐怕無補於事

徒食

猶坐食。亦謂無功受祿。《禮記·王制》:“庶人耆老不徒食。”《管子·權修》:“有無積而徒食者, * 偷幸。”

太倉

(1).古代京師儲谷的大倉。《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清史稿·食貨志一》:“天府太倉之蓄,一旦蕩然。”

(2).胃的別名。本以太倉喻胃,後徑稱胃為太倉。《靈樞經·脹論》:“胃者,太倉也。”《黃庭內景經·脾長》:“脾長一尺掩太倉。” 梁丘子 註:“太倉,胃也。”

同事

共事的人。後指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

老同事

有幸

有運氣;機會好

三生有幸

齒錄

收錄;錄用

以臣年小,不及齒錄。——《魏書·劉文曄傳》

未蒙齒錄

初心

(1).本意。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五:“既不契於初心,生死永訣。”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 岑文本 之初心,止於縣令。” 郭沫若 《萬引》:“我的初心是想在創作上得些觀摩。”

(2).佛教語。指初發心愿學習佛法者。《景德傳燈錄·弘教大師》:“初心後學,近入叢林;方便門中,乞師指示。”

古道

(1) 傳統的正道。今通稱不趨附流俗,守正不阿為古道

夫重懷古道,枕籍詩書,危不能安,亂不能治,郵里逐雞難,亦無黨也。——漢· 桓寬《鹽鐵論·殊路》

(2) 古樸

古道熱腸

忠厚古道

(3) 古舊的路徑

踏上石子鋪的古道

樂遊原上清秋節, 鹹陽古道音塵絕。—— 唐· 李白《憶秦娥》

庸碌

平庸而無所作為

庸碌無能

詩詞推薦

  •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北樓

    韓愈唐代〕郡樓乘曉上,盡日不能回。晚色將秋至,長風送月來。
  • 金陵懷古

    王安石宋代〕六代豪華空處所,金陵王氣黯然收。煙濃草遠望不盡,物換星移度幾秋。至竟江山誰是主,卻因歌舞破除休。我來
    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原文_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的賞析_古詩文
  • 荊棺峽諺

    佚名唐代〕九子不葬父,一女打荊棺。
    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原文_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的賞析_古詩文
  • 秋夕讀高青邱大全集

    乾隆清代〕碧潭秋水清,寒山月華白。水月兩澄明,中有靜觀客。披襟樂容與,爽籟生幾席。偶讀青邱詩,尚友獲莫逆。短作
  •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方回宋代〕天命孰為之,萬有凝精真。變氣間龐雜,未嘗泯其淳。風雨驟冥晦,暘烏出還新。聖孔昔雲沒,楊墨仍儀秦。復生
  • 立秋夜呈吳子從

    佘翔明代〕大火西流夕,庭柯一葉飛。如何萍梗跡,猶與故山違。白露團芳草,流螢度翠微。涼風吹客夢,歸思共依依。
  • 回蹕至御園疊去歲韻

    乾隆清代〕一章必有原成例,近體設無自不該。三歲仍慚同此望,今朝忽復值斯回。兵增東省眾勇鼓,賊逼潢中氣早灰。指日
  • 挽費念慈聯

    文公達清代〕欲語淚先枯,自憐霜露餘生,任昉孤兒誰與托;尺書猶在篋,檢到叢殘剩墨,左思嬌女應難忘。
  • 竹里館

    盧象唐代〕江南冰不閉,山澤氣潛通。臘月聞山鳥,寒崖見蟄熊。柳林春半合,荻筍亂無叢。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風。
    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原文_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的賞析_古詩文
  • 登頫江三絕趙宰增為四複次韻答之追和

    陳造宋代〕兩夜北風吹石裂,雪神驕蹇更淹留。羈人坐嘆肌生粟,媚白妖紅耐此不。
  • 送武補闕

    襄陽妓唐代〕弄珠灘上欲銷魂,獨把離懷寄酒樽。無限煙花不留意,忍教芳草怨王孫。
    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原文_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的賞析_古詩文
  • 龍隱岩

    張金宋代〕何年此地蟄飛龍,石壁蜿蜒尚有蹤。為報龍公莫貪睡,郡人於爾卜凶豐。欲訪真仙小有天,路窮崖絕俯靈泉。相君
  • 憶王孫

    汪元量宋代〕華清宮樹不勝秋。雲物淒涼拂曙流。七夕何人望鬥牛。一登樓。水遠山長步步愁。
    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原文_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的賞析_古詩文
  • 登郡城南樓

    張九齡唐代〕閉閣幸無事,登樓聊永日。雲霞千里開,洲渚萬形出。澹澹澄江漫,飛飛度鳥疾。邑人半艫艦,津樹多楓橘。感別
  • 游籍田三首

    孔武仲宋代〕落日隱山谷,清風來戶庭。爛柯棋已罷,伏檻酒初醒。歸轡須長鶩,都門偶未扃。辛勤到蓬蓽,林表已華星。
  • 感遇之十三

    陳子昂唐代〕林居病時久。水木澹孤清。閒臥觀物化。悠悠念無生。青春始萌達。朱火已滿盈。徂落方自此。感嘆何時平。
  • 汶上 其一

    王冕元代〕汶水連洙泗,源源有所歸。聖賢誠可仰,風俗自相違。落葉隨風舞,孤鴻破雪飛。紛紛名利客,到此肯忘機。
  • 送蘇修撰赴闕四首

    張載宋代〕秦弊於今未息肩,高蕭從此法相沿。生無定業田疆壞,赤子存亡任自然。
    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原文_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的賞析_古詩文
  • 見雪

    王冕元代〕窮居忘節序,見雪卻憂寒。漸漸山河失,依依道路難。故人迷信息,無客渡乾桑。況爾西南地,疲民夜不安。
    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原文_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的賞析_古詩文
  • 聞鶯

    於敖唐代〕玉繩河漢曉縱橫,萬籟潛收鶯獨鳴。能將百囀清心骨,寧止閒窗夢不成。
    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原文_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的賞析_古詩文
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原文_試院中讀黃魯直和冕仲考進士之作依韻賦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