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司馬光的《龍女祠後塘自生荷花數權與史誠之更相酬和》
全文:
素舸朱篷青竹稿,棹歌風散近還遙。
斜陽借問歸何處,家住水村郎姓蕭。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素舸
不加裝飾的船。 南朝 宋 謝靈運 《東陽溪中贈答》詩之二:“可憐誰家郎,緣流乘素舸。” 唐 李白 《越女詞》之四:“ 東陽 素足女, 會稽 素舸郎。” 唐 李群玉 《廣州重別方處士之封川》詩之一:“長波飛素舸,五月下南溟。”
青竹
(1).青翠的竹子。 唐 越溪楊女 謝生 《聯句》:“珠簾半牀月,青竹滿林風。”
(2).借指釣竿、竹杖等竹製品。 唐 李頎 《送綦毋三寺中賦得紗燈》:“長繩掛青竹,百尺垂紅蓮。” 唐 賈島 《攜新文詣張籍韓愈途中成》詩:“青竹未生翼,一步萬里道。” 五代 齊己 《瀟湘》詩:“畢竟輸他老漁叟,緑簑青竹釣濃藍。”
(3).借指青史。 唐 杜甫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白頭遺恨在,青竹几人登。” 仇兆鰲 註:“青竹,即青簡。”
棹歌
亦作“櫂歌”。1.行船時所唱之歌。 漢武帝 《秋風辭》:“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南朝 梁 丘遲 《旦發漁浦潭》詩:“櫂歌發中流,鳴鞞響沓嶂。” 元 薩都剌 《江浦夜泊》詩:“棹歌未斷西風起,兩岸菰蒲雜雨聲。”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詩》:“尚訝棹歌聞,那有市聲起。”
(2).指《櫂歌行》曲。《南史·羊侃傳》:“﹝ 侃 ﹞性豪侈,善音律,自造《採蓮》、《櫂歌》兩曲,甚有新致。” 唐 駱賓王 《櫂歌行》:“相思無別曲,並在《櫂歌》中。”參見“ 棹歌行 ”。
風散
(1).謂如風消散。《後漢書·劉陶傳》:“今三郡之民皆以奔亡,南出 武關 ,北徙 壺谷 ,冰解風散,唯恐在後。”
(2).風教散播。《晉書·文苑傳·李充》:“澤洽而濡,化流風散,比屋同塵而人罔僭亂。”
風吹散。 唐 儲光羲 《臨江亭五詠》之二:“潮生 建業 水,風散 廣陵 煙。” 唐 韋應物 《陪王卿郎中游南池》詩:“露浥荷花氣,風散柳園秋。”
司馬光名句,龍女祠後塘自生荷花數權與史誠之更相酬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