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汝鐩的《拍欄》
全文:
偶把欄乾拍,沙鷗水上驚。
晚紅殘照在,秋碧遠山橫。
盡被浮名役,皆從妄念生。
不如歸去好,杖屨老柴荊。
參考注釋
不如歸去
古人以為杜鵑啼聲酷似人言“不如歸去”,因用為催人歸家之詞。《蜀王本紀》:“ 蜀望帝 淫其臣 鱉靈 之妻,乃禪位而逃,時此鳥適鳴,故 蜀 人以杜鵑鳴為悲 望帝 ,其鳴為不如歸去雲。” 宋 梅堯臣 《杜鵑》詩:“ 蜀帝 何年魄,千春化杜鵑;不如歸去語,亦自古來傳。”亦省作“ 不如歸 ”。 宋 范仲淹 《越上聞子規》詩:“春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宋 陳瓘 《滿庭芳》詞:“春鵑語,從來勸我,長道不如歸。”
杖屨
(1).手杖與鞋子。古禮,五十歲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脫於戶外,為尊敬長輩,長者可先入室,後脫鞋。《禮記·曲禮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莫,侍坐者請出矣。” 鄭玄 註:“撰猶持也。” 孔穎達 疏:“撰杖屨者,則君子自執杖,在坐著屨。”《舊唐書·宦官傳·楊復恭》:“詔 復恭 致仕,賜杖屨。”
(2).對老者、尊者的敬稱。 唐 杜甫 《詠懷》之二:“南為 祝融 客,勉強親杖屨,結託老人星, 羅浮 展衰步。” 仇兆鰲 註:“ 盧 註: 衡山 有 祝融峯 , 董鍊師 在焉,故思一親其杖屨。” 宋 司馬光 《祭穎公文》:“承乏諫垣,造請有禁,不親杖屨,殆將再期,豈意一朝忽為永訣。”
(3).拄杖漫步。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詩:“興來猶杖屨,目斷更雲沙。”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盟鷗》詞:“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 明 許時泉 《同甲會》:“杖屨問從何處,蒼山赤葉林丘。”
柴荊
(1).做柴用的小木。 唐 杜甫 《晨雨》詩:“暫起柴荊色,輕霑鳥獸羣。” 仇兆鰲 註:“柴荊,小木。”一本作“ 紫荊 ”。 清 方文 《窮冬六詠·無薪》:“依人斬蒿艾,無處拾柴荊。”
(2).指用柴荊做的簡陋門戶。 唐 白居易 《秋遊原上》詩:“清晨起巾櫛,徐步出柴荊。” 宋 王安石 《送贊善張君西歸》詩:“柴荊雀有羅,公子數經過。” 清 白華山人 《<十洲春語>序》:“今晨初霽,予方畚掘擁土,周匝樊槿,啄啄然聞有叩柴荊者。”
(3).借指村舍。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恭承古人意,促裝反柴荊。” 唐 溫庭筠 《秋日旅舍寄義山李侍御》詩:“一水悠悠隔 渭城 , 渭城 風物近柴荊。” 明 高濂 《玉簪記·命試》:“春風桃李遍柴荊,花館琴書不絶吟。”
趙汝鐩名句,拍欄名句